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社科院專家分析歸納今年中國社會形勢7大趨勢 2002年01月06日 08:28 中新網北京1月6日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負責人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形勢報告會上,分析歸納了今年的中國社會形勢走向的七大趨勢。中國青年報報道說,這七大趨勢包括: 1.中共十六大的召開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目標將得到確立,執政黨的創新將取得新的進展。執政黨對變化巨大的社會經濟現實的積極適應,將會引領出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生活的更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2.經濟發展將保持一個比較快速的勢頭,為社會形勢健康平穩格局的實現提供基礎。在2002年,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長速度仍將保持在7%左右。權威的經濟學家認為:“根據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7%~8%就是未來一個時期的均衡經濟增長率”。 3.黨風和社會道德風氣問題將引起更集中的關注。2001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連續發布了兩個重要的文件,分別涉及到執政黨的黨風建設和公民的道德建設。這是多年來關于黨的政治紀律與社會道德的思考與實踐的總結。這兩個文件的重要性在各類媒體上得到廣泛的宣傳,也為在2002年乃至以后一段時期內強化這兩個領域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4.公眾對社會穩定和生活水平改善的預期將提高。2002年的一個重要趨勢將是:正是因為公眾會在各個方面感受到或經歷到更多的生活壓力和來自其它方面的壓力,以增加收入來抵御壓力的預期將尤其強烈。2002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將是5.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將是3.1%,收入增長的速度在城鎮居民中可能會緩慢地下降,在農村居民中的增長將極其緩慢。 5.各個領域的改革將獲得進一步的推進。體制改革在2002年將更加積極而謹慎地推進,鞏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將成為重點。 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雖然起步晚,進展艱難,但是政府將在2002年全力推動有關改革,并在這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項具體措施,將會給各地區更多的自主權。 國有企業的改革在新的年度里,由于各種因素(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所帶來的壓力與推力)的作用而顯得極為迫切,不但大型國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需要有更大力度的體制和機制改革來提供,占企業總數93%的中小企業也需要以各種靈活的方式來徹底突破舊體制的束縛。在新的一年里,行政的與市場的力量將雙雙成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引擎,特別是對民航、鐵路、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性比較強的行業實施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動,相關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的提高,會成為特別關注的問題。 6.加入WTO將促進社會的進一步開放。2002年是中國成為WTO正式成員的第一年,相關的法律法規將逐步向國際規范和慣例轉變,雖然這種轉變在一段時期內并不明顯,但卻是一個新進程的啟動。 這種開放格局不僅會表現在經濟領域,也會顯著地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表現出來。國際規范和慣例的逐步實施將首先對一些政府部門的職能轉換發生影響,社會管理機制的變動將因此而獲得更大的動力。在很多領域,規范意識的明確、透明度的增強和公眾個人選擇范圍的擴大,將在新的一年里,顯示出最初的積極勢頭。可以肯定的是,社會生活領域的活躍程度會進一步提高,在職業選擇、居住地選擇、出入境、法律援助、個人生活愿望的滿足等方面,將會出現一種全新的格局;社會、群體和個人將在這樣的開放環境下逐漸形成新型的關系。 7.失業(下崗)依然是一個困擾政府和部分公眾的嚴峻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勞動力需求總量的限度,還是既有的就業體制的改革進展,都不可能在短時期完全緩解失業(下崗)現象。據估算,在未來5年內,全國新增勞動力將達到5000萬,而新增的勞動就業崗位不可能全部吸納這些勞動力。再加上預計“十五”期間的經濟增長率比“九五”期間要低一個百分點,失業壓力加大是必然的事實。 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在2002年將繼續推進,也會有相當部分職工走進失業(下崗)行列。(畬克)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