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人類基因組大會與會科學家譴責克隆人行為 2002年04月15日 06:26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四日電(記者崔煜芳)“克隆人做法完全置人的個性于不顧,如果克隆人降生,那完全是個悲劇。”這是今天召開的二○○二年全球人類基因組大會與會科學家對克隆人的態度和立場,他們于日前在滬達成了一項共識:嚴厲譴責克隆人行為,防止生命科學“誤入歧途”。 此前有媒體報道“地球上首個克隆人已有八周大,將在年內出生”,該消息引起了各國科學家極大擔憂。包括國際人類基因組倫理委員會主席在內的數十位中外科學家,昨天先后在復旦大學“基因組學和社會”公共論壇上,對克隆人、胚胎干細胞研究中的倫理問題、基因組與人的價值等敏感問題進行了坦誠的科學對話。科學家們強調,科學技術應當有利于社會進步,而不能違背人類的根本利益。 人類基因組大會本地組委會主席、中科院副院長陳竺說,從技術角度看,克隆動物的失敗率非常高,即使最后成功了,也以不健康、畸形的居多。“多利”本身是克隆二百二十七個綿羊胚胎后碩果僅存者;克隆人胚胎也不能預知嬰兒是否健全。更重要的是,克隆人違背了生命倫理原則。陳竺表示,中國衛生部已多次重申,“在任何情況、任何場合、任何條件下,都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持、不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試驗”。 國際人類基因組倫理委員會主席巴莎·諾柏斯女士認為生命是一種創造,而不是商品。她說目前包括人類基因組組織、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都在盡力協調和規范,希望能阻止這一悲劇發生。 德國亞洲事務研究所奧·道林教授表示:人不是工具,不能復制來復制去。生物技術的冒險主義者正在法規最少、利益最大的地方進行活動。他對國際倫理標準缺乏的現狀表示擔憂。 與會的美國、歐洲等地科學家介紹了國際社會對克隆人的態度。美國國會眾議院已于去年七月通過了禁止克隆人實驗的法案。《歐盟基本權利憲章》以及歐盟國家政府都堅決反對克隆人,表示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對克隆人的研究提供任何資助。聯合國專門設立了反對克隆人國際公約特設委員會,并于今年二月開始就有關反對克隆人國際公約的草案文本進行磋商。據悉,目前至少有二十三個國家、組織明確表示不會給克隆人發“準生證”。 復旦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張乃根指出,對于損害人之尊嚴的生殖性克隆和用于治病救人的治療性克隆應該區別對待。社會要形成共識,首先,將用于治療性克隆的人類胚胎嚴格限制在神經系統開始發育前的十四天以內;其次,應該建立嚴格的國內登記與國際備案制度,管理任何治療性克隆的科學項目;再次,應該禁止任何治療性克隆的商業化,絕不允許授予這種技術的專利;第四,任何違反知情權的行為將負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者,應負必要的刑事責任。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