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月,和明媚的春光一樣生機勃勃的,是汽車廠家推新的動作。幾乎每天,都有一款新車給我們帶來振奮人心的氣象,激發起我們掏錢購買的欲望。同樣,即將到來的北京車展,也在檢驗著世界各大汽車巨頭對中國市場的熱情,紛至沓來的邀請,證實著他們嘗到甜頭之后的“好胃口”依然好得不行。
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行業的產銷增幅達到了20%,這個數字確實令人興奮,似乎也為今年突破1000萬輛的產銷量打下了好底子。如此看來,各大汽車廠家年初高調亮出的銷售目標,有著足夠的現實支撐。
不過,隱隱約約中,還是有點不安。前幾天與幾位經銷商朋友聊天,他們也覺得有點奇怪,往年此時已到了銷售旺季,店堂里看車的人一撥一撥,熱鬧得很,今年卻有點反常,人群不是很踴躍。同樣,最近找我幫忙修車的人比買車的人要多,有點戰略轉移的味道。
跟同行聊天,有人就更不客氣了。一位老喜歡與日系車作對的老弟,經過大家耐心開導,終于平和了許多,可這幾天又不安分了,說,北京車展就如同股市的六千點,剩下的事,就是看著車市如何下滑了。
確實有點危言聳聽。可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股市的起起落落施加給股民的心理壓力被叫作“反恐”,樓市的有價無市被萬科王石預見性地稱作“拐點”,車市也得有點說法吧,否則怎么叫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呢。
認為車市有可能滑落的理由來自兩方面。就國內市場而言,有銷售目標的壓力、成本的壓力、新工廠產能利用的壓力,這其中包括了鋼材漲價、燃油漲價和銀根緊縮導致的現實壓力。另外,國外市場的不景氣又加重了這種危機。一季度,北美汽車市場整體下滑接近10%,日本和歐洲市場同樣不樂觀。
盡管成長中的中國車市與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不可同日而語,但眼前的現實卻是不容置疑的:車企的利潤在縮水,成本卻激增,國內CPI指數還居高不下的時候,車價還在止不住地往下跌。
過了兩年好日子的中國車企是不是又要面臨“昔日重來”的窘境,這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但危險已逼近,我們該多加小心。(高南佳)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