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7日電 國際金融報報道稱,要讓電力行業薪酬真正降下來,與其他非壟斷行業實現平衡,就必須進行行之有效的電力體制改革。這方面,國外的經驗也許值得借鑒。
美國:政府只確定輸電價格 員工收入與公司績效掛鉤
美國地域廣闊,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電力系統,電力監管通常以州為界,市場化改革也比較復雜,形式各異。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電力行業仍是傳統的公用事業,電價依照成本加毛利核定,新建電廠運營效率低,成本一直居高不下。80年代后,電力定價機制的僵化受到普遍批評。聯邦和各州政府開始逐步放松管制,通過有效的競爭使電價下降,為消費者帶來福利。市場組織也從發輸配售垂直一體化演變為廠網分離。
現在,美國電力行業主要特點有:美國的電力產業組織結構和生產運營隨著電力市場化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美國的電力市場化模式是發電領域和售電領域市場化,輸電領域共用化。美國電力產品不同環節的價格大部分通過競爭確定,只有輸電價格由政府法律確定。
政府管制的放松對美國電力企業影響很大。以安然公司破產為代表,在安然宣布破產前半年,電力公司市場價值的損失已積累到1200億美元,安然破產后,美國電力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又跌690億美元。員工的收入與公司績效直接掛鉤。也有部分具有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的電力公司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取得成功。
俄羅斯:國家控制傳輸網絡 職工工資高于最低標準1.9倍
俄羅斯電力體制改革始于1992年,政府決定用10年的時間進行非壟斷化改革。俄電力系統“一夜之間”由國家所有制轉變成股份制,成立了俄羅斯統一電力公司。
由于傳統體制所保留的收費價格非常低,電力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政府再次決定開放電力市場,引進競爭機制,吸引私人投資。經過多次討論,政府決定保持對傳輸網絡的絕對控制,停止干預電價,發電公司間實現競價上網。
2002年10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一攬子電力改革方案,在2005年建立以競爭為原則的統一電力批發市場,完成電力結構改革。
2001年底以來,俄羅斯自然壟斷行業的價格上漲,電力等平均提價大約35%,人員工資等企業生產成本也相應提高。2005年,電力行業職工與工業、天然氣和自來水、運輸和郵電業、管理和建筑行業的職工工資平均水平相近,高出最低生活費1.9倍。
日本:10年內電價降27% 職工收入與平均工資持平
日本是惟一一個9種電力體制并存(不含沖繩縣)的國家,也是僅有的60Hz和50Hz兩種電網系統同時存在的國家,電力價格在國際上算是相當高的。
日本一直實行各電力公司分地區發輸配售垂直一體化體制,電力公司全部為私有(民營)企業。1995年,日本開始引入獨立發電企業,2000年開始分三級逐級開放大用戶,到目前為止,除家庭用戶以外,所有大用戶都可自由選擇供電商。
通過改革,10年內用戶電價降低了27%,電力企業的收益率也有所提高。而電力行業職工的收入也在從壟斷走向競爭的過程中逐漸與日本平均工資水平持平。
目前,日本正在推進電力零售的部分自由化,促進競爭,消除浪費。
綜合來看,日本電力工業發展歷史背景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值得研究借鑒,再結合歐美等地區經驗和中國實際情況,中國電力行業應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擺脫“寄生”狀態,真正轉向“市場”,消除壟斷行業工資過高的畸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