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八月五日電 題:泰國銀行家的“中國戰略”
——訪泰華農民銀行首席執行官伍萬通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羅欽文
敲開兩旁掛著中國敦煌飛天水彩畫的辦公大門,滿眼是中國味道濃郁的裝飾:明清時期款式的木家具上,放置著陶瓷鑄制的“福”字,“八仙過海”的工筆畫旁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風帆濟滄海”、“馬到成功”的中國書法墨寶。這是泰華農民銀行首席執行官伍萬通設在曼谷總部的辦公室。
就在他動身往中國的敦煌、西安之前日,這位中等個頭的泰國金融巨子在他的辦公室接受了本社記者的專訪。
中國情結
生在泰國到美國讀書,回泰國從商的伍萬通為何對中國文化有此濃厚的興趣?這位第五代華裔的泰國銀行家說,十年前有相命師算他要去中國發展,當時他覺得可笑沒有在意,因為自小到大他就沒有去過中國。
他說,是那次亞洲金融危機后他才有去中國看看的念頭的。二00一年,他第一次到中國的北京,印象很好,感覺中國是個全新的世界,和原來想象的不一樣。
自從二00三年起,他幾乎每月都要去中國,研究中國,并先后舉辦了中泰文化研究會、中泰關系研究會、中泰紅十字研究會、出版《從黃河到湄南河》音像制品等。
中國戰略
談到外界關注他正在實施的“中國戰略”,這位銀行家說,泰華農民銀行的中國戰略目標,只是想讓中國的企業知道有一個泰華農民銀行可以利用與合作,這也符合中國政府近來鼓勵外資銀行進入中國,扶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新政策。
他說,雖然泰華農民銀行在泰國是個大銀行,擁有五百多家分行,但與其他外資、中國的一些銀行相比依然是個小銀行,因而不能直接到中國買銀行,而是要充分利用中泰之間文化淵源的有利條件,需要中泰人民之間的文化紐帶,更好地推動中泰之間的金融業交流合作。
他認為,目前泰國基本上已經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泰國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加上今年又是中泰兩國建交三十周年,因此他認為現在正是進一步加深中泰兩國經濟合作的最佳時機。
三大服務
伍萬通披露,泰華農民銀行的中國市場戰略有三,首先向有意投資泰國的中國企業提供協助和服務,不僅為企業家,還為旅游者。如去年六月和中國銀聯的合作,讓中國銀聯卡的消費者能夠利用泰華農民銀行的ATM網絡,連服務號碼也非常適合中國人的習慣:八00八八八八。該行是泰國唯一一家有泰、英、中三種服務語言的銀行,為每年數十萬計的來泰中國游客提供金融服務也是泰華農民銀行的目標。
其次是為泰國到中國的企業提供服務。他說,泰華農民銀行經過六十多年的經營,在泰國已有了長期的客戶,有的已經有三十多年的合作歷史,他要帶最強的泰國企業到中國投資、做貿易,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同時幫助雙方建立信譽。中泰貿易每年有幾十億美元,市場空間十分寬廣。
三是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人民幣融資服務。據分析,中國市場上出售的商品八成是由中小企業生產的,但中小企業的大量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雖然向中小企業放款總的風險比較大,但它們當中也不乏贏利能力強的優質公司。中國的管理層已經看到了這個市場,并希望推動這個市場。泰華農民銀行選擇這樣的時機開展此項業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象龍共舞
伍萬通滿懷信心地說,泰華農民銀行將著力開發上海、北京、廣東、四川和云南等主要市場,重點支持醫藥、釀酒和信息技術等產業的中小企業。同時充分利用本身在泰國為中小企業授信和實施風險管理的成功經驗,與具有當地市場經驗的中國國內銀行合作,以適合當地情況的模式為當地中小企業融資。
為此,他將增加在中國的投資,逐步升級和擴展在中國的業務網點。目前該行中國內地的深圳設有分行,同時在北京、上海和昆明設有代表處,并和中國的民生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這項協議,未來五年兩家銀行將各投入四億元,以各自的深圳分行作為放款行,以對等的比例向中國境內的中小企業提供聯合貸款。
伍萬通先生坦承:“我們深知我們的戰略在執行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障礙,但我們不追求一蹴而就。一出手就是數百億泰銖不是泰華農民銀行的作風,我們會以和風細雨般的泰國風格悄然融入廣闊的中國市場。”
他堅定地表示:“我相信泰國象和中國龍一定可以和諧地舞出優美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