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還掛在天上,烏魯木齊“五一夜市”便開始熱鬧起來:500多個小吃攤位一溜排開,烤羊肉串、羊雜碎、篩脾、牛肉面……陣陣香氣撲鼻。“五一夜市”并非一枝獨秀。在烏魯木齊,像這樣的夜市大大小小有70多處。烏魯木齊市政府一位負責經貿的干部這樣分析:“有的城市怕小商小販多了影響市容,把他們當成‘麻煩’到處攆;我們把小商小販當成‘寶’,創造條件支持他們生存發展。”(《人民日報》8月28日)
好一個把小商小販當成“寶”!正因為有了“寶貝”的特殊“待遇”,烏市的小商小販才不像在某些城市那樣戰戰兢兢,要么擔心被城管隊員砸攤子;要么被迫與城管打“游擊戰”;要么滿車西瓜被拒之于城市之外。
從某種意義上講,烏市對小商小販的特殊優待,與其地域特點分不開的。新疆土特產尤其多:哈密瓜、葡萄、羊肉串……但這些土特產大多屬“小打小鬧”,且與普通大眾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如烤羊肉串早已為人們厚愛,但整個設備就是幾塊鐵皮支個架子,挑起就走,放下能賣,上不了大場面,卻方便實用。另一方面,從事小買賣的,大多是進城農民自產自銷,以及城市低收入者的生活維系。如果烏市如其他一些城市那樣對待小商小販,城市面貌可能會光鮮不少,但損失最大的肯定會是那些進城農民和低收入者,也會給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表明,1999年中國實有個體工商戶3169萬戶,到了2004年,這一數字下降為2350萬戶,6年間凈“縮水”81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135萬戶(人民日報8月21日)。而2005年,烏魯木齊地區生產總值571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34.4億元,占59%。在全國所有的大中型城市中,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名列全國第一。烏市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縱有很多原因,但城市對小商小販的厚愛,必然會為農村富余勞力、城市低收入者敞開致富之門,這無疑是其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極。
近年來,一些地方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有的城市甚至給城管隊員配備了幾可與防暴警察媲美的裝備,而另一方面,城管與小商小販的矛盾此起彼伏。僅最近,四川一位攤主將尿水潑向了城管隊員,北京一位城管隊員則被攤主刺死。
不能排除,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需要高質量的管理水平,也不否認,一些地方對城市文明水平提高的迫切焦慮,但任何提高不是簡單地打擊或禁止。事實上,一個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城市,是不會歡迎這種生冷的“虛幻文明”。就城管而言,必須融入更多的民生視角,本著為民服務的理念,而不只是為了城市的好看。
(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