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市場報報道,隨著國內輿論要求下調油價的呼聲日益高漲,發改委終于準備重估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全盤大計。一位接近發改委的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17日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內幾大國有石油巨頭、上海石油交易所、地方發改委等相關單位齊聚成都,召開一次為期兩天的內部會議,而會議的議題正是備受關注的國內油價調整與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問題。
16日,紐約油價收于每桶59.26美元。盡管這個價格較此前的低點已有所反彈,但和今年7月中旬78美元的高位相比,國際油價總體上已跌去了20%以上。由于去年以來國內6次上調成品油價時,國家發改委都曾宣稱,漲價的目的是為了消化國際油價上漲的壓力,但此次國際油價暴跌后,國內卻“跟漲不跟跌”,這就引起外界的激烈爭議。
爭議在上周國際油價創出今年新低后達到沸點。有評論將矛頭直指主管部門,認為是國內石油市場高度壟斷的現狀導致油價接軌漲得靈敏、降得遲鈍;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遲緩造成了油價調整的矛盾;另一些評論更擔心下次油價上漲時,國家發改委再拿出國際接軌的理由將顯得蒼白無力。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大方向。由于此前,相關方案早已上報,且經過了多次討論,此次會議只需對方案進行一些微調,同時就近幾個月來各方反饋的意見進行集中討論。
據了解,新機制的基本思路是國內成品油價仍參照紐約、新加坡、鹿特丹3地油價的加權平均值,但不再以成品油價為參照,而是以原油價格作參照。由于原油加工成成品油通常需要一個月時間,這正是此前國內油價滯后于國際油價的主因。而與原油價格接軌后,對國際油價的反應將更加迅速,將從“滯后定價”過渡到“實時定價”。這意味著國內油價調整的頻率也將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報道稱,以原油及煉油成本加適當利潤作為成品油價格制訂基礎的“原油成本法”已獲國家有關部門原則通過,成品油定價機制也可能出現重要變數。
由于這是上海石油交易所今年8月18日成立后首次參加如此高規格的會議,因此,其總裁陳振平受邀勢必令外界在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與角逐石油定價權這兩者之間產生聯想。
知情人士透露,上石所已擬定了一份將上石所油價加入未來成品油定價權重的建設性方案,準備上報中央。而討論這一方案也是此次成都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
根據這項方案,今后國內油價除了參照紐約、新加坡、鹿特丹3地油價外,還將考慮上石所的油價。也就是說,由紐約、新加坡、鹿特丹和上海4地油價引申的加權平均值將最終確定國內的成品油價。(陳其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