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人民日報報道,國慶長假后,上證綜指漲幅超過7%,深圳成指漲幅超過10%。然而,同期股價下跌的股票卻超過600只,跌幅最大接近50%,漲幅弱于指數的股票更是占大多數。
指數上漲的動力來自于大盤藍籌股。今年以來,隨著中國銀行、大秦鐵路、工商銀行等大盤藍籌股的陸續上市,大盤股在市場中所占權重有了質的飛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7日上證所股票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股票,其市值之和占整個滬市總市值的比例達50.71%,已是“半壁江山”。
更引人關注的是大盤藍籌股近期的市場表現。11月6日寶鋼股份收盤封住漲停,從而在短短七八個交易日里漲幅超過30%;中國石化則在兩個多月里上漲了50%。對于超級大盤股而言,這樣的上漲確實頗為驚人。以它們為代表,一大批鋼鐵、石化、電力、通信等行業的股票近期紛紛大幅上漲,占股票總數兩成的大盤股集中了市場80%的成交量。很多市場人士據此認為,中國股市已進入了大盤藍籌股主導的“時代”。
從以往的經驗看,大盤藍籌股板塊往往在股市由跌轉升的轉折期,發揮其“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領大盤上漲。而此次大盤股的集體上漲,卻是指數處于相對高位,因此出乎不少投資者意料。然而,細細分析起來,大盤股的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大盤藍籌股的業績表現出色是重要原因。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157.5億元,同比增長21.89%。這其中大盤藍籌股的表現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以去年底以來業績一度出現大幅下滑的鋼鐵板塊為例,寶鋼股份中期業績僅0.25元,三季度則達到0.52元,已完全扭轉業績下滑的勢頭;太鋼不銹預計今年全年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00%~150%;鞍鋼股份更是預計全年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90%~220%。
就估值水平而言,大盤藍籌股今年上半年多數“按兵未動”,即使經過此輪上漲,市盈率仍不到20倍,低于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自然會成為追求穩健的投資者關注的對象。
另外,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制度性創新推出在即,這些創新都是圍繞大盤藍籌股設計的,也會增加一部分市場資金對大盤股的需求。
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藍籌股能否帶領指數再上臺階。
目前,市場對此已有較大分歧。支持者認為,盡管短期大部分大盤藍籌股漲幅超過同期股指表現,但其市值占比依然普遍低于其凈利潤占比,顯示其估值水平依然偏低,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金融創新品種的推出,也將提升大盤藍籌股的地位。因此,近期大盤藍籌股的上漲行情僅僅屬價值回歸行情,未來仍然值得戰略性投資。
反對者則認為,盡管大盤藍籌股業績穩定、成長性良好,但在大幅上漲后,出現振蕩調整的可能也在增大,對此投資者不能不有所防范。(許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