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作為國內今年最大的并購案例,對廣東發展銀行85%股權的競購戰即將結束。回顧此次競購過程,其持續時間之長幾乎出于所有人的意料。《上海證券報》今天刊文指出,競購過程的不甚透明,是導致廣發行競購久拖未決的主因。
文章指出,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競購中的決策流程缺乏足夠的透明度。至今為止,外界對廣發行競購戰的來龍去脈并不十分清楚,除了去年底的那次開標以外,之后的所有信息(包括重新投標)都是通過媒體披露而公開的。其間,受限于消息來源的匱乏,部分媒體報道難免偏離事實,這也使得競購進程常常“神龍見首不見尾”,甚至對人們造成誤導。
事實上,如果廣發行競購戰只是一樁兩家企業之間的交易,嚴格保密本無可厚非。但是,當外資并購國內重要商業銀行時,必要的信息披露還是需要的,因為把問題和現狀擺在臺面上,有利于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
其次,政府在主導廣發行等競購案例時,也需要一個更為清晰的主線。以外資入股國內銀行的上限——25%為例,外資競購方最初的標書均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該比例,花旗計劃直接持有的比例甚至已接近絕對控股,但相關部門卻遲遲未對該項事宜作出明確表態。直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該問題方才逐步得到明確,外資競購方的擬持股比例也最終降至上限之下。
如果“金融安全”是決策部門的首要考慮因素,上限問題就不應被動搖;如果“重組效果”最重要,那么經過適當的程序,上限也不應是絕對禁區。但搖搖擺擺的政策導向,則可能影響到最終的效果和效率。
最后,原本是一宗商業行為,卻卷入了過多的政治因素。花旗方面,從前美國總統老布什到現任財長鮑爾森,都曾力挺花旗競購團隊;法興方面,法國總統希拉克乃至歐盟,對這項交易的支持也是不遺余力;而作為惟一的國內競購者,平安則打出“民族”牌,希望借此得到額外加分。雖然上述因素最終并未影響到廣發行競購戰的結果,但至少也對整個過程帶來了不必要的壓力。
總之,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未來必定有更多的并購戰出現,如何營造一個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對“買賣雙方”都有積極意義。
競購過程回放:
2005年12月28日:花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平安集團遞交標書,而荷蘭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等已經陸續退出。針對廣發行85%的股權,三方分別出價241億元、235億元和226億元。當時業內幾乎一致認為,計劃奪得40%至45%廣發行股權的花旗競購方將勝出。
2006年5月19日:法興率先遞交新一輪標書,原因是應監管部門要求,外資金融機構持有國內商業銀行的上限不得被突破。根據新標書,法興、花旗的計劃持有比例均降至20%以下。
2006年7月20日:在經歷一番苦苦尋找后,中國人壽和國電集團成為花旗一方的新中方競購伙伴,而法興的中方伙伴名單中增加了大連實德集團以及吉林信托投資,后兩者的廣發行持有比例均為10%,法興、寶鋼、中石化的持有比例為20%,剩余5%則由加拿大Caisse des Depots基金持有。
2006年8月31日:廣發行競標各方做了新一輪投標。此前,平安集團在沉寂了半年后,首次表示并未退出廣發行的競購。在該輪投標中,法興、花旗方案均沒有明顯變化,而平安則是承諾以現金形式贈予廣東省政府數十億元人民幣,助其解決廣發行壞賬。
2006年9月18日:在凱雷退出后,花旗集團旗下的美國第一聯合資本公司已經加入廣發行股權競標戰,該公司計劃取得廣發行5%的股份。
2006年10月6日:競標三方最后一次遞交修改后的標書,就競購團隊成員及持股比例進行確定。
2006年10月16日:作為花旗集團的重要中方合作伙伴,中糧集團退出。(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