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0電 據新華網報道,國內環保、生物、旅游等領域的專家日前匯聚江西靖安,探討中國生態旅游的現狀與發展。專家指出,生態旅游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中國旅游景區并非都適合發展生態旅游,應該因地制宜。一些地方生態資源或自然資源優勢并不明顯,卻大肆鼓吹發展生態旅游,這種做法不可取。
國家旅游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張堅鐘說,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旅游產業,在中國已經獲得初步發展,國家旅游局正在對發展休閑產業、生態旅游進行系統研究。但目前人們對生態旅游認識不足,生態旅游的發展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暴露出諸多問題。
據張堅鐘介紹,一些地區在開發生態旅游時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原本不適合搞生態旅游的地方進行項目開發后,把一些不可再生的生態資源毀于一旦;一些地區為了開發生態旅游,大肆砍伐樹木,導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嚴重。這些現象表明,中國急需建立發展生態旅游的標準和規范,什么地區可以發展生態旅游,發展生態旅游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和要求,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規定。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環保總局顧問金鑒明說,一個地方旅游資源的基本構成決定了旅游地的性質。各地要充分認識當地旅游資源的特點,在做生態旅游規劃時,要組織專家和權威部門進行論證,考察適合開展哪些旅游活動,是否具備發展生態旅游的條件。如果不適合發展生態旅游而強行發展,將會適得其反。自然生物多樣性是衡量當地能否開展生態旅游的重要標準。生物多樣性程度越高,生態旅游的價值就越大。
即使具備發展生態旅游條件的景區,也不宜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不能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江西省旅游局副局長丁曉群認為,發展生態旅游應該是一種小而美的模式,小范圍地開發,注重保護為先的原則。
專家們呼吁,發展旅游產業要準確理解生態旅游的內涵,以旅游促進生態保護、以生態保護促進旅游,別讓盲目的“生態風”繼續蔓延。 (藍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