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廣東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重點將鎖定在“待就業畢業生群體”上,所謂“待就業畢業生群體”就是有就業愿望、但就業困難的大學生。廣東各高校將統計“待就業畢業生群體”的數量,并根據這一群體的就業情況,定期以“待就業率”形式公布。(新華社10月8日)
在“待業”這種說法早已進入故紙堆、失業率已經光明正大納入國家統計的背景下,“大學生待就業群體”這一說法是一種自作多情的羞答答。大學畢業就意味著鐵飯碗這本老黃歷早已過時。再自欺欺人地將失業大學生稱為“待就業畢業生群體”,這種思維方式無疑是落后和迂腐的。
在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條件下,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公眾,其實都已經對大學生失業抱以平常心,至少不會大驚小怪。公共管理機構也開始正視這一現實。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出臺規定,大學畢業生在一定期限內找不到工作,可以申請低保。這種制度設計體現了對失業大學生的關愛,也說明大學生和其他社會群體一樣,都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大學生自身乃至父母而言,正視大學生失業,都不失為一種理性。
可是,一些公共機構和辦學機構往往對失業率諱莫如深。在公布就業情況時,往往只公布就業率,閉口不談失業率。殊不知,用百分之百減去就業率,就等于失業率。
有就業愿望、但就業困難的大學生就是失業的大學生;所謂“待就業率”,就是失業率。其他社會群體找不到工作都叫失業,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卻叫“待就業”,這種虛榮色彩極濃的“優待”,想必大學生群體并不會領情。將失業大學生群體換上“大學生待就業群體”的“馬甲”,對于妥善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并沒有任何幫助。 (來源:羊城晚報;作者:巴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