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繼紡織品和鞋類之后,普通話已經成為中國的又一種廣受歡迎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各地,教授漢語的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
本月9日,教育部下屬的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與黎巴嫩圣約瑟夫大學達成了共建孔子學院的協議。這將是黎巴嫩的第一所孔子學院。這項新的合作計劃將使孔子學院的總數達到120多個,分布在50多個國家。國家漢辦正在圍繞另外40個項目與不同國家的多個合作伙伴展開磋商。
國家漢辦副主任趙國成說,近年來,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學機構急劇增加。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大陸經濟迅猛發展,國家總體實力有所增強。在這股浪潮中,僅國家漢辦就向海外的孔子學院派遣了兩百多位全職語言教師和一千多名志愿者。
中國從1987年開始在全世界推廣普通話,但這項工作直至2004年才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第一項建立孔子學院的協議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這一年出訪烏茲別克斯坦期間簽訂的。在當年的晚些時候,首爾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分別建立了兩所孔子學院。
今年早些時候在聯合國發表講話時,胡錦濤倡導通過文化交流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在此之后,普通話教學工作得到了極大的推動。趙國成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各國合作伙伴主動與國家漢辦接洽,商討建立孔子學院的事宜。
中國今年對這項計劃的投資增加了將近三倍,達到兩億元。不過,所有的孔子學院都采取合作辦學的方式,由當地的合作伙伴提供場地和基礎硬件。趙國成表示,只有采取這種方式才能滿足其他國家的熱切需求。
他說,過去只有少數人對學習漢語感興趣,而這些人主要是希望對中國文化加深了解的政府雇員。如今,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世界各國,掌握漢語已經成為許多人推動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