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名利場亦是角斗場。
近日,上海浦東一座本不起眼的樓盤低調開盤,卻不經意揭開了一幕長達13年的“爛尾樓”爭奪史。算上剛剛在幾個月前“出事”的倒數第二任東家,這座“爛尾樓”已經令六家企業為其角力,不少企業更是損失慘重。
當一切都被樓市的所謂繁榮掩蓋,當暴利瘋狂席卷的時候,沒有人愿意戳破這傷疤;而當一切重新回復平靜時,總有人會付出代價。這“爛尾樓”恰似多棱鏡,折射出這些年來,我國發展速度極快的房地產業產業化進程中,真實與虛偽、輝煌與瘋狂、理性與暴利,“暗箱”與爭斗糾結的歷史。
陷入這巨大漩渦的,又何止這些開發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在不少爛尾樓項目隨樓市發展而重被注資、喜獲新生時,也有一些項目命運多舛。上海浦東的新律大廈,便用自己的13年畫出了這樣的曲線。
調控出手
兩任香港東家出局
新律大廈于1993年正式啟動,這個時間如今在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的確有點尷尬。因為從我國房地產市場產業化歷程的波動上看:1979年至1985年是復蘇期,1986年至1990年為發展期,1991年至1998年則為增長和宏觀調控期,新律大廈可以說是正是出生在那一輪房地產熱潮的下行拐點。
新律大廈位于上海浦東金橋地區的金藏路近浙橋路口,最早一任東家為香港新律有限公司。在1992年8月,金橋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熱潮迭起之時,新律公司也積極投身其中,與上海金橋聯合投資開發公司簽訂了金橋出口加工區18-03號地塊的轉讓合同,該地塊上后來發展的便是新律大廈項目。
記者手頭一份發黃的資料顯示,該地塊面積為6782平方米,轉讓價格為600美元/平方米,總價為406.92萬美元。原規劃中的新律大廈為一幢高級商辦樓,建筑面積逾4萬平方米。為開發該項目,新律公司還設立了全資子公司香港新律(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50萬美元。
“許多外資開發商都是在那一時期通過買地開發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港資地產最早也最多,臺資企業也不少,還有以新加坡、印尼為代表的東南亞企業,‘三大軍團’嘛。”上海浦東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戰軍此前向記者表示,“但是這些外資也不是一進來馬上贏錢的,特別是那些在1994年左右進軍內地的,正趕上宏觀調控,有的當時就被迫撤離,留下來的也多數是要虧損到2000年以后了。”
新律公司便是倒霉的前者。
到了1994年10月,對于已建至地面8層的新律大廈,新律公司想通過對外預售回收部分資金,卻因國家開始宏觀調控,房地產作為調控重點,樓市迅速變得低迷而落空。“當時的商品房預售標準沒有今天嚴格,只需完成基礎部分即可申請入市。和今天一樣的是,定金、預售款是開發商資金鏈上的重要一環。顯然,這一環沒扣好加劇了新律大廈的資金問題,也使新律公司陷入窘境。”知情人士稱。
1995年4月,新律大廈開發到房屋結構第12層,終因新律公司缺乏后續資金而停建。據查,在停建約1年零10個月后,經協商,新律公司將整個項目以公司股權轉讓方式賣給了香港金利豐工程有限公司。
然而好景不長。項目第一次被收購后,又因拖欠幾千萬元的工程款,新的項目公司被施工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告上法庭,隨后又加上項目還拖欠交通銀行上海浦東分行巨額貸款等一系列經濟糾紛,新律大廈最終被法院判決清償,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統一主持執行拍賣。
在經歷了耗時長久的4次流拍后,新律大廈在2001年11月被上海金三元投資有限公司以3180萬元人民幣的底價接盤。曾經的兩位香港東家則黯然退出,再沒聽到他們涉足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消息。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