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十日,中國二0一0年上海世博會永久性核心建筑之一的“世博演藝中心”開工。建成后,它將融綜合演藝、藝術展示、時尚娛樂于一體,二十四小時全天運營,引領上海時尚,成為黃浦江畔“永不落幕”的文化娛樂新地標。 中新社發 世博局 攝
|
從2002年底上海申博成功開始,這座城市就注定了要發生巨變,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有一些人的生活正在或即將被改變
2008年之初,從加拿大回上海過年的26歲留學姑娘曉燕在地鐵人民廣場站迷路了,這個原先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的中轉站,因為有了地鐵八號線的加入,結構上變得錯綜復雜。
“老早像這條線是走慣的,從一號線出來,上樓,走過一條又窄又長的通道,就是二號線,我熟透又熟透的路。”她生在上海,長在上海,僅僅是離開三年,就對重新設計鋪設的中轉大廳完全摸不著頭腦了,急匆匆的洶涌人流從她身邊淌過,好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歸宿一般,看也不看路地,淌過。明晃晃的燈火和光可鑒人的地板讓她有一瞬間的恍惚——在蒙特利爾,她留學的那個城市,極北苦寒之地,一到夜晚或雙休,街上是根本看不到人的,“阿拉回上海成鄉戶人了!
這還不是上海在她生活里的最大變數,她原先在浦江邊周家渡的家,已經徹底沒了,現在,那里是施工工地。
她原先的家已經徹底消失了
“阿拉姆媽打電話給我,要動遷、要搬家,我都是曉得格,這次回來,她們去機場接我,說不然,儂連家門都尋不到了!
在上海市政府的規劃圖上,浦江兩岸的5.28平方公里,被一條粗粗的紅線圈起,其中3.93平方公里在浦東,占總規劃范圍的74.4%,這塊用以建設世博園園區的土地,正在繁華的市中心,而且是跨江規劃,這在世博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規劃園區內,不僅矗立著江南造船廠、南市發電廠、上鋼三廠等歷史建筑,也涉及周家渡、上鋼和南碼頭路三個街道,需要動遷居民10420戶,拆遷房屋總建筑面積約73萬平方米,動遷總人口約2.8萬人。曉燕家就是這10420戶之一,她跟父母開玩笑,“我還沒移民加拿大呢,你們倆倒趕在我前面成‘移民’了。”
聽說全家要成為“移動居民”的時候,曉燕動過回國的念頭,當時擔心父母老邁,膝下又只有自己一個獨女,自己如果不在家,拆遷分房要吃虧。
“幸好我的戶口還留在屋里廂,最后說是不管人在不在,按房屋里的戶口人頭,有一個算一個,成年的女兒,只要沒結婚出嫁,都算人口。如果是成年的兒子就更加劃算。阿拉有個鄰居,兩個兒子,老大結婚了但是沒搬出去住,老二還沒有結婚,結果兩個兒子也是每人分一戶一室一廳的小套。雖然房子不是很大,不過儂要曉得,這年頭,要不是動遷,他們家兩個兒子都要結婚哪里買得起房?那段時間,周圍家家人家都羨慕他家,他們家姆媽高興的來。大家講,因為政府項目動遷,總歸比開發商的商業動遷來得正規點!
曉燕的新家,搬到了上海市世博會動遷定向安置基地之一——三林世博家園,這里位于中環線內的中心城區,地處浦東三林鎮境內,靠近世博會會址。
這里共有九大居住組團,中間以景觀軸串聯。據市有關部門介紹,三林世博家園主要用于集中安置浦東新區的世博動遷居民,規劃居住用的總面積101.23公頃,建設總住宅規模90萬平方米,商業及其它公建配套15萬平方米,從2006年開始陸續交付使用。
一般商品房的配套是逐步完成,但是為了保證動遷居民的生活質量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實現平穩過渡,三林世博家園的各項配套項目是一開始就介入設計,并與住宅同步建設、同步建成的。
雖然生活比起原來的老城區更為方便,但是曉燕的父母剛剛動遷過來的時候,還是一肚子的不樂意。
“總歸覺得以前房子的地段好,就對著黃浦江,寸土寸金的地方,到了這里,房子的面積是比以前大了,兩室一廳又90多平米,曉燕又不在家住,再說她將來總要嫁人的,我們老兩口住住很寬裕了。但是還是有種發放在城邊邊上的感覺,這里離市中心太遠了!
曉燕的媽媽沒想到的是城市拓展的進程和飛速上漲的房價,住過來的約一年時間,三林世博家園已經是網上熱租的“好地段”,而這里的房價也從原先的5000元一平米,上漲到了8000-10000元一平米,
缺憾?總是有的,這里的公交白天還算方便,去市中心有地鐵、有好幾路公交車到淮海路、人民廣場這樣的繁華地段,可晚上九點以后,軌道停開,就很不方便了。“那些經常加班的或上夜班的人,要想過上舒心日子,恐怕還要等一段時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