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月十二日電 備受海內外矚目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十一日閉幕,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香港今天各主要報章對全會閉幕和“決定”內容均大篇幅報道。有報紙還為此發表社評。香港輿論普遍認為,這一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件,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體現了中共新領導層吸取中華文明精華,把中國發展與人類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內政外交方略,反映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表達了中華文明復興的民族愿望,也展現了努力建設和諧世界的良好形象。
香港《文匯報》的社評說,內建和諧社會,外促和諧世界,是胡溫新領導層吸取中華文明精華,結合中國國情與國際形勢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社評說,當前,內地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出現的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教育與就業發展機會不平等問題,有違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腐敗則是加劇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懲治貪污賄賂等腐敗犯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六中全會通過的公報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周禮》說,“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中共新領導層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清廉,重拳懲貪,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該社評指出,構建和諧社會,既可肅清“階級斗爭為綱”的思想遺毒,又可扭轉理想倒退、物欲橫流、禮崩樂壞的現實弊端。作為中華文明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構建和諧社會也是中國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香港《大公報》題為《和諧之音響九州》文章說,今天,在一片“和”聲中,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在北京閉幕。在會議發布的公報里,首次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并在傳統的“富強民主文明”之外,把“和諧”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之一。可以料想,“和諧”之音定將響徹九州、久久回蕩。
文章說,和諧社會的提出,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民為本執政理念的體現:內建和諧社會,為中國的穩定發展尋求不竭的持續動力;外建和諧世界,為東方巨龍的騰飛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香港商報》發表《構建和諧社會從百姓身邊事做起》的署名文章說,中共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非常意義的重要會議,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又一個重要歷史里程碑,隨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展開,中國的發展和改革事業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進入全新境界。
文章指出,建設和諧社會要從老百姓“身邊事”做起。就當前而言,最緊迫的事就是要做好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理順分配關系、發展社會事業、維護社會穩定等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生存發展的百姓身邊事。
《成報》在報道中認為,今后中國將通過有重點、分步驟持續推進的方式,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將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香港其它輿論認為,六中全會的主要精神,可以說是從機制上保障機會平等,保障社會公平。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用,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經過長期努力,中國已經具備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各種有利條件,迎來了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