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8日電 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在競選集會上遇刺,于當地時間12月27日18時16分在拉瓦爾品第一家醫院不治身亡。
天算不如人算,貝-布托之死,不啻震天驚雷,不惟驚破美英民主布局,也使巴國政壇陷入了更加混亂的狀態。人們首先要問的是誰對貝-布托下此狠手。據悉,“基地”組織已經對此事件負責。可見,蟄伏已久的“基地”組織又開始以巴基斯坦為突破口發動了新一輪的恐怖襲擊。
巴基斯坦政局,其實是三角權力之爭,即以文職身份連任總統的穆沙拉夫,以及曾經擔任總理而又流亡國外的貝-布托和謝里夫。由于謝里夫被禁參選,貝-布托就成為來年1月8日議會大選的關鍵人物。在同穆沙拉夫總統連番的分權談判失敗之后,貝-布托躊躇滿志地整合反對黨力量,期冀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以第三次擔任總理職務。而這,也是美英等西方國家所樂見的巴國民主的理想化狀態。
正因為如此,無論穆沙拉夫,還是貝-布托,抑或是謝里夫,都是被“基地”組織納入斬首的重要目標。穆沙拉夫已經躲過數次死亡之劫;10月18日貝-布托甫一回國即遭遇兩起自殺炸彈襲擊,謝里夫也概莫能外。由于貝-布托風頭強勁,且是美國的心中的“寵物”(穆沙拉夫語),因而襲擊貝-布托是“基地”組織的最佳選擇。
“基地”組織的攪局改變了巴基斯坦政局的選舉生態,也影響了其隨后的政局走向。
一是促使關系緊張的穆沙拉夫總統和反對黨形成暫時的團結,使朝野堅定反恐決心,反對黨勢力整合之后推出新的候選人,甚至不排除謝里夫替代貝-布托的政治格局。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只會更加堅定巴政府的反恐路線和政策。就此而論,貝-布托之死,若能換來一場秩序井然,公正有序的議會選舉,其生命代價的付出倒也值得。不過,政治不是童話,巴基斯坦政壇血雨腥風的權力之爭不會使政治家們變得溫情脈脈。
二是“基地”組織的搗亂使巴國局勢更加混亂。尤其是在政治缺乏信任的情況下,貝-布托所在的人民黨和謝里夫所在的穆斯林聯盟,基于選舉的利益和凝聚民意,將穆沙拉夫當作現成的幕后黑手,以此博取民意同情。但問題在于,由于人民黨一直是在貝-布托的掌控之下,哪怕在其流亡期間,也被其遙控。貝-布托突然死去,黨內恐怕一時沒有合適人選。在此情況下,貝-布托苦心孤詣經營的政治遺產極有可能會被其他反對黨做利用,但由于謝里夫被禁止參選,他所在的穆斯林聯盟也缺乏強有力的政治人選。所以,貝-布托之死所帶來的只能是反對黨各自為政的憤怒、吶喊和政治謾罵。如果基地組織和巴基斯坦的極端組織合流,再次制造恐怖襲擊事件,將會對巴基斯坦民眾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場選舉也會成為缺少民眾投票的選舉。所謂民主就成為朝野政治勢力自說自話的混亂游戲。
因此,貝-布托之死不僅使貝-布托政治夢斷,更使穆沙拉夫陷入政治困局之中。他對于這場來自美國壓力下的民主游戲本來就意興闌珊,作為總統,他更擔心的是防不勝防的極端組織制造的恐怖襲擊。因為這樣的亂局不僅會影響他在巴國民眾心中的形象,恐怕還會遭遇來自“法庭干政”的壓力。雖然穆沙拉夫和前最高法院院長喬杜里之間的斗法以穆沙拉夫的勝利而告終,但喬杜里的影響還在,隨著選舉形勢的混亂,穆沙拉夫總統還將面臨著法院系統的掣肘,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總統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穆沙拉夫總統離開軍職,如果穆沙拉夫總統為了安撫反對黨而對極端宗教勢力展開圍剿,則會引發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基層軍官的反對。
在一觸即發的政治危勢下,穆沙拉夫總統面臨著兩個艱難的抉擇,一是嚴厲譴責這起恐襲事件,承諾將這場選舉繼續下去,任由反對黨合縱連橫,但選中和選后的政治成本都很難預料;二是借口反恐再次在全國采取緊急狀態。這也符合美英等西方國家在遭遇恐怖襲擊之后的通常做法。如此一來,穆沙拉夫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這場本來他就不喜歡的選舉推遲或者取消。但這也是一招險棋,畢竟他剛于11月15日解除全國的緊急狀態,故伎重施難免讓人懷疑其利用冤死的布托為己謀取政治利益的投機性。
穆沙拉夫在美國的撫慰和鼓勵下拉開的這場民主大戲剛剛開場就遇到了麻煩,搞得穆沙拉夫這樣的政治強人陷入兩難。遺憾的是,在這場游戲中,美國人除了譴責兇手,絕對不能救場,反對派群龍為首,只是嘶吼廝殺,倒是樂得隱伏在暗處的“基地”組織,笑看穆沙拉夫和反對派進行政治傾軋。
當然,無論巴國局勢如何發展,巴國和美國的反恐同盟關系總不會變。這也決定了巴國政府,時刻都面臨著極端宗教勢力發動的恐怖襲擊。(關新/張敬偉)
(作者聲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