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各位朋友好,歡迎收看兩會特別節目《小崔會客》。我們今天請到的客人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熱烈的掌聲歡迎他。您好。
萬 鋼:崔老師,你好。
崔永元:咱們是第二次握手,上次也是在這個演播室,討論創新。
萬 鋼:對,科技創新,還是不離本行,也是汽車的話題。
崔永元:其實上次那個經歷您給我講過,我給忘了,您是哪年從德國回來的?
萬鋼:我是2000年年底回來的。
崔永元:當時回來的時候德國的奧迪公司跟您說,說這個職位給您留著,工資也給你留著。
萬鋼:很可惜。
崔永元:說辦公室也給你留著,當時說是留五年好像。
萬鋼:對。
崔永元:但是他們聽說我要采訪你,今天中午跟我打了個電話,說準備再延長五年。
萬鋼:這個可能做不大到了,實際上我來工作了一年以后,后來我就發現,我履行不了我義務了,我也做不了好我的執行了,然后我就跟他們說把辦公室也關了,人家辦公室還得用暖氣,用空調的。
崔永元:但是他們知道您做科技部長了嘛,他們又改主意了。
萬鋼:哦,挺好。
崔永元:他們跟我說要延長到2010年,所以就委托我問一問您還有沒有回去的打算?
萬鋼:我在這兒活得挺好的,我們現在接觸也都挺好的,以后肯定有回去的打算,那時候就是看一看老朋友,尤其了解一下汽車發展的新進展,但是長期的工作我估計是比較難了。
崔永元:那我就這么正式回絕他們了是吧。
萬鋼:對,但是一定要說還是好朋友,還希望了解情況。
崔永元:還剩下最后一個小問題了,他們讓我問問你,說工資還給您留著嗎?
萬鋼:工資大概早就沒了。
崔永元:部長,咱倆這個椅子一樣,但是我覺得好像不一樣,我覺得你那個是A4,我這是A6。
萬鋼:我倒覺得愿意坐A4,因為A4里邊還有我自己開發的一些痕跡。
崔永元:他們告訴我說奧迪A4、奧迪A6里都有您的發明,有您的研究成果在里面。這是一個什么成果呢?
萬鋼:A4我參與了它的開發,輕質車身,一些發動機的匹配,包括一些整體的設計。A4的時候,我已經在總規劃部了,負責這條生產線的設計,里邊都有一些創新的成果。
崔永元:部長咱可以說得浪漫一點,比如上A4,一關車門,您看到哪個地方會想到自己的成果?
萬鋼:坐A6的時候,一關車門,一聽這個聲音,“嘭”的一聲,就覺得這個車還行,有點這個理念,然后從里邊設計的人性化,哪個時候夠哪個開關,哪個按鈕是一定要用眼睛去看,我這樣按照我的想法就應該是它。因為開車是特別講究安全的,如果上面一大堆東西找半天,安全就出問題了。設計車、研發車,包括生產車,都要為顧客著想,把自己不當成一個設計師,而當成一個開車的人,一個顧客,從這個角度來探討。
崔永元:我雖然沒有做過部長,但是我每天睡覺之前都想自己要當部長怎么當,所以我覺得我可以從我的角度給您一個善意的提醒,就是不要在各個場合只談汽車,因為科技部不光管汽車,還管自行車呢,是吧?
萬鋼:對。
崔永元:但是好像您在這種場合談汽車談得多。
萬鋼:對,問汽車也問得多,不光崔老師是名人,看到萬鋼先問汽車,包括我們一些同志也看到萬鋼就問汽車,當然當部長了以后,參加各種活動的場合也少了,我倒是擔心,如果以前我講汽車,是因為自己實踐比較多一點,包括當校長的時候我講汽車實際上是從汽車我自己的經歷當中來探討一些,以后可能我接觸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可能一個也講不出什么太好的東西來了,所以可能自然自然地會慢慢少下去,但是這個情結還在,這個專業還在。
崔永元:對,有感情。
萬鋼:有感情,也請大家原諒和支持。
1975年,萬鋼作為當時吉林的知青,被選送到東北林業大學讀書,成為了一名“工農兵學員”。1985年,擁有同濟大學碩士學位的萬鋼,拿到世界銀行提供的獎學金,赴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機械系攻讀博士學位。
1985年到1991年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萬鋼開發了一項降低汽車噪音的技術,并因此獲得了德國當地政府頒發的特殊功勛十字獎章。
1991年,博士畢業之后,萬鋼進入了奧迪公司工作。10年間,他幾乎接觸了汽車企業的各個環節,先后出任技術開發部的工程師、生產部、總體規劃部的技術經理,1998年,萬鋼當選為德國汽車工業界的十大科技精英之一。
2000年12月23日,萬鋼在奧迪公司開完告別會,帶著科技部和同濟大學的邀請回了國。
2001年至2004年,萬鋼先后擔任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
2006年6月,由萬鋼團隊研發的“超越三號”汽車參加了巴黎舉行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能源汽車大賽,結果在燃料電池組比賽中超過通用、福特、日產和米其林等汽車巨頭,總成績與奔馳基本持平。
2007年,萬鋼出任科學技術部部長。
崔永元:那咱們就換個話題,不談汽車了。咱們談科技部吧,您告訴我們,科技部是管什么的?
萬鋼:科技部實際上有幾大比較重要的職能,一個就是建設國家的科技創新體系,這個創新體系包括建設一個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建設一個好的科研和促進生產發展的布局,要建設一個人才快速成長、脫穎而出,發展的一個環境,要破解一些制約我們經濟技術發展的一些關鍵技術,要促進民生的發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在醫學科學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源頭,那就是基礎研究和前沿的探索,如果講的話,還可以講半天,這是一個比較簡縮的版本。
崔永元:但是用這個版本來介紹中科院、工程院、科協甚至一些大專院校的相關院系,好像也可以。
萬鋼:是可以,科協更加注重科學的普及,科技人員的組織,尤其是社會創新,中科院比較注重基礎研究,前沿的探索,工程院對國家的重大工程,一個咨詢、檢查、監督的作用,應該說整個科技部管的這些東西,有很多我們一直在征求工程院的意見,科學院的意見。
導視:資源重復浪費
“是不是這里面有設置的重疊,資源的浪費”
“您老是在講統籌和協調,為什么我們不去掉一些部門呢”
“是不是有些事情不太好協調?比如科研經費”
“可能你覺得我挺狡猾的,不說關鍵的問題”
“我不好意思說。”
崔永元:是不是這里面有設置的重疊,資源的浪費?
萬鋼:現在提這個問題當然比較敏感了,因為剛剛國務院機構改革,可能下面就是各個部門都要確定自己的三定方案,定職能、定人員、定編制等等這些東西,但是我本人覺得國務院機構改革當中,有幾句話還是很重要的,比如說每個機構要各司其職,但是又要促進各個部門互相之間的協調,科技部就是處于一個很協調的這樣一個范圍之內。我舉幾個例子,科技部有一個支撐項目,它就支撐各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各個行業之間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和將近二十個省市建立了定期的省部會商的制度,各個省的科技廳在各個省省委省政府的關心之下,來找出制約這個省發展的瓶頸因素,我們在會商的時候去衡量這個省市的自然稟賦、產業結構、人力資源和創新環境的需要,來共同制定這個省市的支撐計劃,每年也就是四五個,但是這四五個都是圍繞著這個省的發展,通過這樣的很多省市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各具地方特色的區域創新系統,所以統籌和協調這兩個字是聯系在一起的。
崔永元:您老是在講統籌和協調,為什么我們不去掉一些部門呢?
萬鋼:這里要循序漸進,成熟一個去掉一個,所以這兩者之間要平衡,要符合我們現在發展的形勢。
崔永元:部長,是不是有些事情不太好協調?比如科研經費?
萬鋼:有不好協調的地方。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