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號臺風“浣熊”已于4月18日22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縣龍樓鎮登陸。據中央氣象臺最新分析,“浣熊”臺風呈現登陸時間偏早、路徑較復雜、強度大、降水強等四大特點。
一是登陸和生成時間偏早。“浣熊”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最早的臺風,登陸的時間比歷史最早記錄1971年5月3日在海南樂東登陸的熱帶風暴要提前15天,比多年第一個臺風平均登陸時間(6月29日)早兩個月。同時,“浣熊”的生成時間相對較早。據統計,1~4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1.67個臺風和熱帶風暴生成,最多年份(1965、1971年)有5個,有9年1~4月份沒有臺風和熱帶風暴生成。其中,4月份每年平均有0.73個臺風和熱帶風暴生成,最多年份(1971年)有3個,有22年4月沒有臺風和熱帶風暴生成。
二是路徑較復雜。4月16日06時“浣熊”在南海東部有一個轉向,由西北方向轉為北偏西方向,其主要是跟副熱帶高壓西南側的東南風與越赤道氣流到達南海的西南風在南海中部匯合,使得臺風引導氣流為偏北風。
三是強度大。“浣熊”達到最強盛的階段時,近中心風力達到13級(38m/s);登陸時的強度達到11級;從海南沿海風的實況看,“浣熊”登陸時西沙陣風達到41.6m/s,海南東北部沿海地區測有10~12級大風,文昌龍樓陣風33.2m/s,龍樓銅鼓嶺55.5m/s(海拔343米)。歷史上,1991年4月28日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僅為熱帶低壓量級,1971年5月3日登陸的熱帶氣旋為熱帶風暴,強度都要小于“浣熊”。此外,南下弱股的冷空氣的增強,利于臺風的加強。
四是降水強。從16日08時至19日07時,西沙降水量達279.5毫米,瓊海136.7毫米降水量達,萬寧降水量達到108.4毫米。
另悉,據預測,2008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熱帶氣旋個數為27~29個,接近常年(1971~2000年平均為27個)或稍偏多,較2007年(25個)偏多,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為7~9個,較常年(平均7個)偏多,并可能有1~2個北上影響我國的臺風,臺風影響較為嚴重;初次登陸我國的時間較常年(平均6月29日)偏早,末次登陸我國的時間接近常年(平均10月7日)或略偏早。 (記者郭起豪 林琳)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