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慶,美籍華人,生于四川成都。材料工程學士、工業經濟管理文科碩士、統計學理科碩士、留美經濟學博士。曾當過工人,助理工程師,講師,資深經濟學家,現任西南財經大學特聘教授,華盛頓州研究與數據分部的主任研究員,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客座教授。
王伯慶于1997年開始搞文學創作,有隨筆集《十年一覺美國夢》、《改正了也是壞同志》、《我家有個小鬼子》以及與女兒王可合著的《成長1+1》。
初見王伯慶,是日前在由他和蒲果泉博士聯合主編的《大學生存手冊》一書的全國首發式上,戴眼鏡的他給人感覺是書生氣濃厚,原以為他是一個特別癡迷于文學的人,因為在網上搜索“王伯慶”這個人,得到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關于他出的書,專業方面,少之又少。
30日,再次見面時,他顛覆了之前給記者的所有印象,說話擲地有聲。談到自己回國后進行的一項課題,他說,其初衷是要改變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人物素描辦公室貼窮苦照片
王伯慶的辦公室,位于西南財大專門提供給海歸學者的“黃樓”里,編號217,最引人注目的是墻上的照片和放在書柜上的中國和美國的國旗。墻壁顯眼處,貼著7張展現窮苦大眾的圖片:要么是一雙小孩子光腳踩在淤泥里的特寫;要么就是一個衣著襤褸的小男孩,背著一只比自己還高的背簍,無邪的眼中流露出無奈……
王伯慶說,這些照片是他這幾年從網上下載的,每一張都曾深深震撼著他,“他們一直在提醒著我回國的目的”。王伯慶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自己的研究,讓中國有更多經過良好訓練的人才,提高人民生活的總體水平,盡量少一些窮人。
王伯慶生于成都,1990年赴美留學,在國外取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并加入了美國國籍。“我給美國人民作了16年的貢獻,現在該回來給中國人民作些貢獻了”,至于誰在心里的分量更重,王伯慶說,這個問題就像“爸爸和媽媽都掉進河里了,你應該先救哪一個”一樣復雜,是永遠沒有答案的。
課題研究改變大學生就業難
王伯慶今年已經52歲,按“五十知天命”的說法,此時的他應該說話慢條斯理,身上的銳氣也被磨平了,但在和記者談起他手上的一項課題研究時,“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幾個字用在他身上毫不為過,“從青年到現在,我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將中國建設成繁榮、和平的國家”。
在美國,王伯慶所做的是計量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回國之前,他任華盛頓州研究與數據分部的主任研究員。這幾年,王伯慶一直很關注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在探尋根源時,王伯慶吃驚地發現,“建國幾十年了,中國至今卻只有一部職業分類大典,其沿用的方法是美國30年代發展的,早在80年代就被淘汰了”。
據此,王伯慶確定了目標:參照最新的國際標準,確立“中國高等教育供需追蹤評估系統”。從項目確立到現在,王伯慶的團隊已忙碌了5個月,他打算每3年對全國的企事業單位進行抽樣調查,了解各個行業的大學學歷的崗位及其職業能力的要求和變化。每年還要對全國各高校已就業的畢業生進行追蹤調查,了解他們在校期間掌握的工作能力滿足工作崗位的程度。
“這個調查從2007年啟動。同時展開全國范圍內的大學畢業生調查和企事業調查,當年就可以為教育部門和高校提供調查結果和對策建議。”王伯慶說,這是一個建立數據庫的基礎性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系統,需要9年時間。“我們就好比在種樹,有了這個新的數據庫,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專業和課程調整、教學方式有了科學依據。”王伯慶說。
信心來源“吹牛”母親給我的
一個長期的數據庫建設,王伯慶能撐得下去嗎?“好事都不會掉到我頭上的,困難是肯定要遇到的。”王伯慶對自己很有信心,他說,信心是被母親給“吹”出來的。“國家恢復高考時,我只有初一的水平,當時我媽逢人便說,‘我兒子肯定能考上大學’。”果不其然,王伯慶還真考上了。之后的讀研、出國留學、讀博士都是這樣,在王伯慶還壓根兒沒想過下一步之前,母親就已經給鄰居們夸下了海口。
在王伯慶看來,母親就好像“吃透”了自己一樣,“對我有信心,所以才敢一次又一次地吹”。王伯慶說,這么多年來,他做事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但從來沒想過要放棄。近日,他將帶著自己的課題前往北京,爭取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來源:四川《天府早報》;作者:關義霞 陳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