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常言道,權力使人腐化。可是即使腐化,掌權的人仍然有一些靈魂,有一些感情。在臺灣,從陳水扁以降,整個執(zhí)政的民進黨到今天卻已經沒有靈魂,沒有感情。“臺獨”理想到哪里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
目前臺灣政壇散發(fā)的氣氛是,好像人人在說謊,句句是謊言,政壇上真?zhèn)文妗_@里帶頭的人是陳水扁,他最近寫文章告訴人民說自己想下臺,同天又吩咐他的秘書長陳唐山告訴人民,他從來沒想過下臺。為什么重視邏輯的他,毫無警覺?
其實,陳唐山自己也公然遭到戳穿,他新近膾炙人口的謊言就是說吳淑珍沒有拿SOGO的禮券。對他而言,保護吳淑珍就是保護“臺獨”。為了“臺獨”,美國人都可以騙,自己的民眾怎么不能騙?
沒有實話可說
在媒體上看到的是,昨天才說不認識的人,今天就被揭發(fā)是聲色賭場的密友、是股市內線交易的同盟,或是相互洗錢的管道。昨天才說不知情的事,今天就被揭發(fā)早就有人通報,或根本就是自己發(fā)動的。
這不是政策跳票那種騙選票式的謊言,而是有意識的故意說謊。不過,這不只是為了圖利貪污而說謊的問題,而是已經根本沒有實話可以說的荒誕境界。這更是為什么現(xiàn)在說謊的人都無法先打好草稿。
現(xiàn)在,不是要批判這個現(xiàn)象,而是說明這個令人極度同情的精神狀態(tài)。
2000年就任時,陳水扁當然想要有所表現(xiàn),所以他刻意壓低“臺獨”,籠絡軍方,政策無論大小,他鉅細靡遺。
現(xiàn)在回想,當時恐怕就已經進入失魂落魄的先期狀態(tài)。他被迫與自己不熟識的人虛與委蛇,說得盡是討好的話,毫不真心,因為不是真心,于是就無法在價值思想上加以記憶,甚至充滿怨恨。
他能記得的,是自己答應了人家什么好處,施加過什么威脅。人家回報他的,當然就是如何交換好處,或表示臣服。
這樣壓低身段的幕后交易,與表面上光鮮亮麗的名器大位極不相稱。私下與人妥協(xié)時有一套故事,公然叫囂對抗時又有另一套故事。這兩套故事需要兩種人格,陳水扁集于一身。
精神自始分裂
一開始,他可能還安慰自己是為了“臺獨”而忍氣吞聲、為了“臺獨”而放棄原則。但是占據生活絕大多數時間的,卻是權錢交易。不但鞏固權力靠權錢交易,推動“臺獨”也靠權錢交易。
鞏固權力的權錢交易違反人民的道德觀,推動“臺獨”的權錢交易違反別國的道德觀。以至于在六年生涯最后,就是權錢,沒有道德。“臺獨”與權錢之間,“國庫”與財團之間,預算與私房之間,這些道德分際再也說不清。
周期性的發(fā)“臺獨”瘋,與其說是騙取選票,不如說是自我治療。否則,陳水扁為什么不斷地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招兵買馬?藉著鼓動“臺獨”風潮,他可以替自己暗中的腐化懺悔。在大型“臺獨”造勢場合,他可以忘記自己與家人在權錢世界中的另一面,反而顯得輕松快樂,樂此不疲。
對社會大眾而言,“臺獨”造勢造成社會對立分裂與兩岸危機的緊張局面。不過對陳水扁而言,反而是他精神獲得救贖的假期,讓他暫時擺脫齷齪骯臟的另一個故事。
他政策上反反復復,不但人民不清楚他的意圖,他身邊的人也不清楚。執(zhí)政團隊追隨他,執(zhí)行權錢交易,也跟著陷入兩個劇本。一個“臺獨”劇本驅策他們進行做不到的“臺獨”,另一個權錢劇本驅策他們進行見不得人的交易。
在壓力下,偶然他們說出了口,展示“臺獨”,展示權力,展示金錢。但是,畢竟這兩個劇本都是不能公開的劇本,結果,他們陷入了沒有實話可說的迷幻世界。
陳水扁的診斷書
作為“臺獨”分子,他拒絕相信那個貪污腐化的家庭與執(zhí)政隊伍是他的;作為權錢掮客,他藐視也討厭“臺獨”的空洞不實。
其結果,他拒絕認識自己與自己的家庭,不承認他的團隊是他的團隊。任何人遭到揭發(fā),他隨時可以切割。包括讓他的女婿坐牢,讓他的副秘書長坐牢,公然編織他夫人哭鬧的情節(jié)。
他也拒絕對自己的價值負責。他對激進的“臺獨”主張可以嘲弄,又可以膜拜。他什么政策都沒做,只是先說開放直航,再批判直航,接著又說要開放,每次都讓外界以為政策大轉變。其實什么都沒變,只是他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在波動。
既不能被發(fā)現(xiàn)是“臺獨”,又不能被發(fā)現(xiàn)是貪瀆,他逃來逃去,都是逃避自己,但另一個自己卻如影隨形跟著自己,因為外界不斷或明或暗提醒他,還有另外一個劇本。
他推動“臺獨”,外界就明的提醒他,他自己承認“臺獨”行不通,或暗的提醒他,好處沒到位,不會讓你彰顯“臺獨”的飛機降落。他腐化貪污,外界就明的提醒他,你的招牌是清廉執(zhí)政,或暗的提醒他,何不推動“臺獨”來轉移?
這讓他討厭自己起來,討厭家人起來,討厭身邊的團隊起來。如此失去了情感的對象,人就變得殘忍,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這是陳水扁失去靈魂,喪失情感能力的診斷。他的貪污,是病,不宜問罪。
作者:石之瑜(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