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近來戰火紛飛的黎巴嫩發生的與同胞有關的兩件事讓人情緒兩極:欣慰的是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及時組織撤僑,讓愿意離開的華僑華人得以遠離災禍;難過的是同胞杜照宇作為聯合國軍事觀察員血染焦土,為和平獻出了生命。
黎以沖突,看似同中國無關,海內外的華人原本只需站在國際人道主義的角度觀之即可,但上述兩件事讓人深深感到,在當今時代,哪怕只是世界某一個小小角落里發生的事情,也需多給一些關注的目光了,因為那里穿梭著同胞的身影。
在海外謀生的艱辛與榮辱,每一位游子都有深刻的體驗;不管身在何處,游子們陷入困境時對來自祖(籍)國救援力量的渴望都一樣地強烈。今年以來,所羅門、東帝汶、黎巴嫩三地的僑胞轉危為安的經歷足以使這種在危難時才有的渴望轉化為持久的信任。
這種信任既是游子的本能,更源于中國政府展示出的越來越強大的護佑能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一個大國,中國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國際道義——活躍在非洲的醫療隊、頭戴貝雷帽的維和士兵,都讓當地人充滿敬意。
承擔國際道義與責任,必然意味著付出與犧牲,中國應是已做好準備:在撤僑方面,沒有應急機制、大國實力與風范,恐怕是很難做到;在維和方面,沒有為世界和平做出犧牲的準備,誰會讓自己的兒女到世界上那些最危險的地帶去呢?
自二戰以來,中國為國際道義、世界和平而做出重大犧牲的例子已屢見不鮮,杜照宇的血不是第一滴,相信也不會是最后一滴。反而是某些大國的有關表現卻令人遺憾。
事實上,在中國人的文化里面,愛己及人是一種代代相傳的道德觀,這種理念植根于每一個中華子民心中!巴醯罉吠痢⑻煜麓笸笔菤v代主政者最重要的政治理想;不管國強國弱,“澤被天下、撫慰黎民”是每一位明君傳承皇位時的教誨。
今日世界,中國自然已非昔日之“中央帝國”,“天下”也已有了別樣的含義,但中國人主動承擔各種道義的精神素來就有,豈是他人教化才始具?至于方式,因時因地制宜而已。
由此,那些曾經在承擔國際責任方面指責中國者,應該噤聲了吧。
(摘自美國《僑報》7月29日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