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家中餐館入主希臘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余年。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希臘中餐館的數量近300家,他們星羅棋布在希臘的各大城市和島嶼之間,在愛琴海水的倒印之下,顯得別有一番風味。而在希臘首都雅典就擁有大大小小的中餐館上百家,真真正正地達到了“百家爭鳴”的地步。
目前在希臘的中餐館大致分為三個類型:
一、由中國人自己經營的中餐館:
目前這類中餐館在希臘地區的數量最多,大多都是浙江或者福建華僑來希臘創業經營的。由于希臘目前的華僑華人主要由來自這兩個省份的為主,因此他們的菜系和口味也大多以自己家鄉風味為主,雖然這類飯店普遍從裝修到菜系都屬于中檔,但是其令人置身于故鄉的菜肴,照例可以讓人食欲大動,所以在這些中餐館經?梢钥匆娨恍┤A人在此打牙祭。
二、由東南亞人或東南亞華僑經營的中餐館:
對于這些餐館而言,除了中國菜作為招牌菜之外,他們還多把自己一些小吃放進菜單。不過就顧客群體而言,他們大部分都是以當地希臘人和游客生意為主。
三、希臘人經營的中餐館:
中餐這塊招牌從來都是響當當的,部分希臘人為了招攬顧客也喜歡經營中餐館。不過在這些飯店的菜單上還大多可以看到一些來自日本的壽司以及韓國鐵板燒肉等亞洲美食。他們的顧客群體也是以當地希臘居民和一些游客為主。
同時縱觀希臘的中餐,它的構成是也是十分合理而科學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菜肴多運用海鮮、蔬菜、家禽、等制作,原料選擇較為平衡;
2、烹調方法多彩用炒、炸、煎、烤、蒸等,且比例較為平衡;
3、葷素搭配,加工合理,營養比例平衡;
4、冷菜、熱菜、小吃、甜點一應俱全,品種較為平衡;
5、進餐方式與服務方式中西餐結合,更科學。
由于中餐館在希臘不少,原材料的需求也很多,因此,在雅典的華人聚集區都有中國食品超市,里面供應有大量的品種,特別是一些半成品原料和調味品,其品種可謂是玲瑯滿目。
中餐在希臘發展的這些年來,它不僅僅受當地華僑喜愛,也越來越被當地人接受。但是其經營的中餐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餐,而是將中國的烹調方法、菜肴結構、原材料的選擇運用與當地的飲食習慣有機結合,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模式。
目前希臘中餐館經營的菜點品種大體一致包括大菜、點心、湯品、主食等,其中分為浙江菜、福建菜以及四川菜等幾類。
這兩年一種以華人為顧客群體的“中餐打包店”在首都雅典的華人聚集區內遍地開花,說白了就是以電話外賣形式的快餐店,由于這種店不需要過多的店面,而采取送餐員直接送餐到戶的形式,這種經營模式不僅方便而且經濟實惠,所以深受廣大希臘華人的青睞。而這些華人經營的“中餐打包店”也著實得從其他正規的中餐館搶走不少生意。
目前就雅典華人聚集區內的“中餐打包店”而言就有近十家,面對“中餐打包店”的遍地開花,身處如此尷尬境地,一些中餐館老板不得不面臨打價格戰,真刀真槍和其他餐館“拼殺”的選擇。但是要清醒的認識到,雖然走這條路會在短時間內奪回客源,留住了人氣,但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價格降低就意味著利潤降低,在此背景下,商家就會想盡各種辦法降低成本,或是在原材料質量上做手腳,或是減少菜肴份量。在這種無利潤的前提下,大家相互火拼,非要斗個你死我活,如此便在無形中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價格越低,客人越少。前車之鑒擺在我們面前,如果一昧地無序競爭,導致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大家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因此,一些店家目光不能短淺,莫讓價格戰殺死自己。
雖然希臘中餐發展歷史不過短短數十載,而相比荷蘭、英國等國家的中餐更是遜色不少,但是近年隨著華人數量的遞增和華人對中餐的需求從量到質的變化,因此這幾年希臘中餐行業還是比較紅火的,華人自主經營的中餐館在華人聚集區也越開越多。筆者一位來希臘多年的朋友曾經調侃,他剛來的時候吃的中餐非常不正宗,頂多就算“騙騙自己的嘴巴”,但是現在的中餐,令他感到可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希臘有著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隨著中、希臘兩國關系日益友好以及科技、文教領域的合作加深,旅希華人的數量將不斷攀升。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希臘中餐的發展大前景是樂觀的,只要經營者揚長避短,合理利用外部資源,便能將中餐這個蛋糕做大、做好。
靜心思量,中國烹飪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重要載體。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烹飪必將以更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不斷發展。 (供稿/希臘《中希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