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魚爆出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北京市食品辦于昨天(22日)發出水產品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注意水產品四大質量問題:藥殘超標;水產品增重、漂白(或著色)、防腐;甲醛超標;受水質污染。
違禁藥品怎樣進入多寶魚的養殖過程,對此進行的監管是否存在漏洞?昨天上午,記者趕到山東省萊州市朱旺村多寶魚養殖基地,對此展開調查。山東省是我國多寶魚的主要產地,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年產值約30億元。而朱旺村多寶魚養殖基地是該省最大的養殖基地,年產量在1000噸以上。
據知情者透露,在當地養殖戶中,多寶魚“嗑藥”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當地漁業廳官員稱,目前,在違禁藥品的監管方面尚有漏洞。
“嗑藥”并非秘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朱旺村多寶魚養殖基地,該村共有100多戶養殖戶。
提起多寶魚,當地一名知情者說,多寶魚“嗑藥”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幾年前,投資約40萬元的一個養殖大棚,當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剛開始養多寶魚那幾年,大家都不用違禁藥。近幾年多寶魚養殖戶越來越多,在競爭形勢激烈的情況下,難免有人想辦法使用違禁藥。
朱旺村多寶魚養殖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滕家麟說,多寶魚的水溫要求條件比較嚴格,應控制在16攝氏度到19攝氏度。此外,對于養殖池的水也有要求,池水須保持流動,水深應在3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水面下不應該超過16公斤魚。近幾年因為獲利豐厚,周邊許多地方也開始養殖多寶魚,一些養殖條件差、養殖密度又大的養殖戶就可能在養殖過程中使用違禁藥品。
另一名養殖戶說,多寶魚養殖條件要求較高,一些人為獲利便使用催生藥,原本養殖1年才能上市的魚,用催生藥只需要8個月就可上市。此外,如果養殖密度偏大,魚在水中容易因碰撞而擦傷,為防止魚體腐爛,有些養殖戶還會用抗生素類的違禁藥。因為循環用藥,導致魚種退化,而要保證魚成活,養殖戶往往不斷加大藥量,進而導致一般非違禁藥品對于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病害幾乎不起作用,所以養殖戶只能使用違禁藥。現在養殖戶用得較多的是高錳酸鉀、氯霉素、環丙沙星等違禁藥。
死魚販子違規用藥
記者采訪到的多名養殖戶均稱,他們并沒有在養殖過程中填加違禁藥品。
養殖戶楊景洲說,多寶魚最貴的時候市場價達到每斤300元,而現在價格為每斤28元,已經沒有多少利潤,他們沒有必要使用違禁藥。
另一位養殖戶滕永浩也稱,他們前些年曾使用過痢特靈、環丙沙星等藥品,但那時候這些藥還不是禁藥。當它們成為禁藥后,他們就不再使用了。他說,這些藥品的副作用非常大,把握不好可能會把魚毒死,而現在他們的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養殖過程中主要使用非違禁藥物。
多名養殖戶還告訴記者,有一些魚販專門來低價收購病魚、死魚,冷凍后作為生鮮魚出售。有些魚販為增加多寶魚的色澤,會在冷凍材料中加入違禁藥物孔雀石綠。
違禁藥品存在監管漏洞
昨天上午,記者隨養殖戶進入一個多寶魚養殖大棚,在大棚內記者發現一個箱子中有幾瓶甲醛。養殖戶說,甲醛不是禁藥,他們用甲醛來刷池子消毒用。而此次多寶魚事件中,我國多個地方均檢測出多寶魚體內甲醛超標。
對此,萊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一名官員稱,甲醛不屬于禁藥,但在魚類體內的殘留不能超標,因此,根據有關規定,在多寶魚上市前一個月內,不能在養殖池中使用甲醛。至于這一規定如何實施監管,這名官員未予回答。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