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內地名校“二流說”
本周五左右,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將公布今年內地招生錄取名單。除了“爭奪”本市高考文理頭名考生外,還可能“撬走”多名北大清華錄取的高分考生。攜優良教育機制和高額獎學金的雙重優勢,港校火爆的招生陣勢引起部分社會人士和學者的擔憂。“北大清華將被香港的大學掃成二流”的學者觀點在網上引發激烈爭論。日前記者采訪兩地高校、考生家長以及部分學者,了解到事件的最新進展和潛在意義。
記者調查
香港高校
“高獎”搶“高分”
-提檔線與北大接近
畢業于人大附中的考生王悅(化名)這兩天正焦急地等待北大和港大的錄取通知。今年高考她拿到685分的實考分,能順利拿到北大數學系的通知書。但她更在意港大的消息——“只給半獎,她也想上港大”,她的父親王先生表示。
類似王悅,在北大清華和香港高校之間徘徊的北京考生不在少數。記者近日從港大和港科大面試現場獲悉,近1000名北京高分考生角逐兩所高校的面試,多數學生來自人大附中、四中、匯文中學等知名中學。由于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面試分數線不計加分,要求理科657分,文科625分,和北大今年提檔線相差無幾。
-最高獎13萬港元/年
“香港高校很國際化,給獎學金的話我會選擇。”北京161中高三學生小邵的觀點代表不少考生的心聲。據香港大學中國辦事處負責人透露,今年該校為內地入學新生提供了5000萬港元的獎學金,為歷年來最高,其中個人全獎每年最高13萬港元。
-錄取率400人選一
今年香港高校內地招生的熱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港大計劃內地招生不會超過300人,但前來申請的考生接近1.2萬人,為去年的一倍。港科大內地招生負責人曾表示,去年招去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后,該校在內地的知名度直線上升,今年招生的目標是內地最好的考生。
-是頭名就能拿高獎
7月初,本市高考文理頭名考生同時面試港科大,其中文科第一還參加港大面試。北大表示已正式錄取這兩名考生,港大和港科大預計14日公布名單。屆時,文科頭名何旋很可能手拿三份名校錄取通知書。
據了解,港科大內地招生負責人曾表示,今年不管哪個地區的第一名向港科大拋出橄欖枝,港科大都會以高額獎學金予以鼓勵。港大在面試何旋時,曾把她留下來單獨面談近半個小時,表示出極大的興趣。
焦點話題
北大清華是否變“二流”?
學者觀點引發激烈爭論
香港高校“高調出擊”爭搶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國內名校一直表現低調。但今年內地招生的火爆陣勢逐漸引起內地學界和社會部分人士的擔憂。日前關于“北大清華將被香港高校掃成二流”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的激烈爭論便是明證。
日前有學者撰文稱“北大清華將被香港的大學掃成二流”,文章指出,香港在硬件、師資以及就業和出國深造等教育優勢,以及豐厚的獎學金,將吸引大陸最優秀的學生;今后大陸一流學生將爭相競爭香港的大學,“北大清華將不再是中國的一流大學。”
“二流說”一經出爐,便在媒體上引發強烈的反響。幾大門戶網站長時間將表達類似觀點的文章擺放在首頁。有報紙評論,“一流師資的缺失,固有校園精神或者說學術氛圍的削弱,正讓內地高校面臨一場危機。”
北大:“二流說”是無稽之談
這一論調也把北大清華擺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日前北大和清華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沒有直接表態。不過進入本科一批錄取后,北大招辦負責人則表示,北大和清華的調檔線遠高于香港的高校。從招生上說,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淪為二流”純屬無稽之談,“北大、清華仍是中國高校中最優秀的”。
港科大:“二流說”“完全錯誤”
“二流說”讓前些日子表現高調的香港高校突然“變調”。前天,之前十分活躍的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招生負責人朱力徑表示,因為前段時間港校內地招生太熱,“對政府和內地高校造成一定困擾”,因此不再接受媒體采訪。不過他仍表示,所謂北大清華“二流說”的說法“完全錯誤”,不僅北大清華,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部分學科“都非常突出”。
港大:三家都是一流大學
“港大和北大清華一樣,都是一流的大學。”香港大學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日前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區別一樣,不同的學校特點并不一樣。“我們來,不是來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是招適合港大的學生。”
黃依倩甚至表示,自己“很羨慕清華北大”,因為清華北大是許多內地學子從小夢寐以求的大學。在她看來,港校內地招生的熱度是“炒”出來的,因為招生名額少,以前內地考生不太了解,考生“突然”發現一些可以匹敵北大清華的學校,肯定感到新奇。
專家觀點
有利于名校自強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將改變目前高校的競爭格局。”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鄭曉齊所長表示,過去北大清華以“老大”自居,“高高在上”,現在因為香港知名高校的進入,有了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如何吸引優質生源將是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的辦學者和教師需要考慮的新問題。
“這不是‘狼來了’,而是‘鯰魚效應’。”鄭曉齊認為,一兩所高校“永為老大”的格局并不利于北大清華的發展,相反,“百花齊放、齊頭并進”才能促進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
鄭所長表示,“所謂‘一流’和‘二流’只是民間說法,不能說搶走部分生源就變成‘二流’。”不過優秀學生被招走還是令北大清華感到“有點痛,但不太厲害”。根據介紹,內地高校這兩年在人才培養方面出現本科生經費投入不足和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北大清華盡管歷史上人才輩出,港校的沖擊當促使北大清華反思和調整,“重視之前忽視的問題”。
應納入統招計劃
部分接受采訪的教育專家指出,目前的招生制度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因為不少港校在內地名校錄取后招生,“精中選精”,減少內地考生報考港校的風險,而且客觀上造成內地名校錄取考生不報到、浪費招生計劃的問題。北大法學院教授孫東東就此表示,去年北大因此浪費了10余個招生名額,呼吁今后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納入統招計劃,既保證港校內地生源的穩定,又能最大限度提高內地大學招生的錄取率。
新聞背景
港校招生分兩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參照內地高校的招生方式,列入本科一批錄取,其填報志愿的時間、方式與其他內地本科一批院校相同,考生可以在填報志愿時選報這2所院校的志愿,如被這2所高校錄取,不能再被其他院校錄取。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6所高校采取考生自行選報、高校自主錄取的辦法。
鏈接新聞
8所港校
內地招1300余人
經教育部批準,今年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8所香港高校,將繼續在內地20個省市共招收1300多名應屆高中畢業生。
●高考分須過重點線
去年北京共有170多名高考生去香港讀大學。他們的平均高考成績為520多分,高出當年北京市的內地高校重點線50多分。
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招生負責人介紹,去年報讀該大學的內地考生的高考分數甚至都遠遠超過了清華、北大等高校的錄取線。而在香港高校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學,去年的報名和錄取比例則達到了20比1,今年有望達到40比1。
●英語分得過110
據了解,香港的所有高校都采用全英語授課的方式,內地考生去香港讀大學,除了高考成績要出類拔萃外,英語成績也不能低于110分,否則很難適應以美籍、英籍教師為主的導師群體。其中,如果是報考香港中文大學的商科類專業,考生的英語成績必須在120分以上。
除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外,其余6所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在考查學生的高考和英語成績的同時,還要加上面試的分數。
在京招生港校
今年新增三所
從今年起,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等3所高等學校從2006年起在內地招收自費生,赴香港修讀全日制經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的學士學位課程。
新增高等學校的招生錄取方式與香港6所單獨招生的高等學校相同。其中香港公開大學在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海南招生,總計劃30人。香港演藝學院在北京、上海、廣東招生,總計劃30人。珠海學院在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海南招生,總計劃30人。
港校招生
帶火澳門高校
澳門特區院校今年在內地計劃錄取1200多人,雖然名額不多,但報名情況卻非常火。北京地區報名上澳門四所高校的人數超過250人,但錄取名額只有20個。
據介紹,澳門四所院校幾年前便開始在內地招生,但直到去年香港院校大規模進入內地招生后,澳門院校才跟著火了起來。澳門高校錄取的分數線以二類本科線為基礎,但也有不少高分考生報考。
澳門地區院校的收費要比香港地區院校便宜很多。香港高校的學費每年在6萬元到8萬元左右,而澳門高校的學費標準一般在2萬到4萬元。
(來源:北京晨報 文:羅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