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九日電 臺北消息:《聯合報》二十九日報道,“中正機場”、高雄港兩大海空港的貨物量今年一至七月首度同時負成長,部分外籍貨運航空公司已悄悄停飛臺灣航線,臺灣空運、海運貨運的危機已經浮現。
據臺“交通部”最新統計,高雄港貨柜裝卸量今年七月的貨柜裝卸量約七十七萬個標準貨柜,首度出現大幅衰退,較上月和去年七月,皆衰退百分之七;今年一至七月的貨柜裝卸量為五百五十四萬個標準貨柜,也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一點七。
空運方面,根據“中正機場”倉儲業統計,進存貨運站的貨物總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七月單月衰退百分之五,一至七月包括進出口、轉口貨,整體負成長百分之三點一。
臺“民航局”表示,美籍“雙子星”貨運航空從四月起已停飛臺灣航線,另一家“保羅航空”目前雖排有班表,但實際上六月已停飛。另外,原本排名“中正機場”貨物量前十大的西北航空,貨運班次也減少大半了。
原本以臺灣作為轉運中心的澳門航空,臺灣貨運營收占澳航貨運營收約五成六,但近來,臺灣進出口貨量減少,澳航決定把轉運中心移回澳門,貨機改以珠江、長江三角洲為重,大陸貨物到澳門轉運,不再走臺灣。
原本都說以臺灣為亞太轉運中心的三大國際快遞公司競逐大陸市場更是明顯,美商聯邦快遞在廣州白云機場興建亞太規模最大的航空貨物轉運中心,二○○八年底營運。美商優比速(UPS)也將在二○○七年在上海浦東機場,興建國際航空轉運中心,屆時UPS在“中正機場”的轉運站功能逐漸消失。德商DHL去年下半年也已啟用香港機場的中亞區樞紐轉運中心。
臺灣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毛治國二十八日表示,臺灣海空運發展早已錯過最好的時機,業者能活到今天是奇跡。如果當局再不有所作為,我們連兩岸中可扮演的位置,也即將消失。
東吳大學企管系副教授賈凱杰也指出,根本解決辦法還是直航,如果兩岸短期內仍無法跳脫政治因素,建議“中正機場”可比照高雄港轉運中心的模式,成立自由港,供轉口貨物使用,上海也可直飛臺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