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迪士尼開幕當天,中央電視臺的經濟臺特別新聞報道,有1萬6000名中外游客在烈日下等候進場,新聞片還拍下內地大型旅游車如何以“群涌姿態”涌向這個新樂園。據說甚至有一團總數300人的迪士尼專屬團。
那時我腦海里就掠過一個景象: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摻和迪士尼樂園文化,會是個怎樣情境?
不出幾天,意料中的事終于因媒體與資訊發達完全反映出來, “當眾脫鞋襪、在無煙區吸煙、縱容小孩子當街小便、任意喧嘩、不遵照秩序”,不雅行為的圖片登上報紙和網站,又引起一場中國國民素質的大討論,讓人搖頭嘆息的標題比比皆是,印象深刻的是“丟臉丟到迪士尼”去。
人民形象確實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但中國如此高的人口和如此廣闊的國土,如今要再來重建國民素質,確實不是樁輕易工程。
這幾天中國國內媒體“深痛惡絕”地批評,其中,《新京報》9月12日的評論,有比較公正和理性的分析:
“在國民素質和社會環境之間,在公共秩序和不文明行為之間,我們可以粗略地找出這樣的惡性循環:公德心的薄弱和公共意識的缺乏,造就了一種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行為模式,而這種行為模式的普遍存在又造就了一種你爭我搶的不文明‘秩序’,這種秩序滲透給新的社會成員,又再次造就公德心的薄弱和公共意識的缺乏。所以,國民素質的低下,或者更具體地說,國民公共意識的缺乏,與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相互依存、難以剖離。”
人際信任驟然喪失
但,中國人的行為舉止難道一直以來就如此素質低落嗎?回溯中國歷史上的社會文化,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絕不是一個欠缺禮儀及文明膚淺的社會,那究竟是什么該對今天的惡劣操行負起責任呢?
我認為,十年浩劫所引起的人文斷層和人性扭曲、加上疾速唯利主義的開放,才是今天中國人素質“變形”的真正原因。
十年浩劫,人與人之間原有的信任,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都曾一度徹底喪失,道德觀念在社會大激蕩中的流變,或崩潰。而近20年突如其來的經濟開放更擦亮“為一己之利”的眼睛,在這樣的“大氣候”里,就容易養成人人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心態。
在街上吐痰的人并不是不知道那個行為不好,把公物拆回家當私物用的人不是不知道那樣沒有公德心,插隊的人也不是不知道那樣會破壞秩序,但他只顧自己方便,他不理會別人就因為他也認為這是一個人人只關切自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
這篇《新京報》評論,還提出值得深思的一點:“人們都愿意相信,倉廩實而知禮節,但是經濟的富裕不會自動地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能夠去迪士尼游玩的中國內地人,應該屬于已經富起來的一群,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他們自動自覺地變成文明人。”
富起來不等于是文明人
真正能對人的素質起積極作用的,是社會上的群體文化教養。經濟富裕也許是一個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的背景,但并不是因為如此就能改變人的行為與習慣。
在中國,我看過不少秩序和狀況亂到離譜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吃完東西留下骨頭和餐巾紙拍拍屁股就走的“文明人”還不少。開著大大輛私人轎車而無視社會規則的“不文明人”比走路的“不文明人”還要多。是不是把他們統統送去迪士尼樂園上實景修養實習課程呢?
其實,廣大的群眾的所謂“不文明”,有時只是一些“他們習以為常的習慣”,舉個常見例子,在中國看演出,演出開始了,觀眾姍姍來遲,一堆堆人頭擋住正在觀賞的觀眾,一邊大聲喧嘩找座位影響臺上演員的演出。
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在農村看廟會戲或以前看戲堂子演出看出來的“習慣”,社會要“改造”這些人的“習慣”,只要加強教育再給充裕時間,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那些有了一定經濟能力也有了膨脹自我的中等或以上階級,我認為反而很難讓他們“改進”過來。就因為有了充裕經濟條件,他們更加覺得“自己愛怎樣就可以怎樣”,社會天天大力推行的人格素質教育,他們樣樣項項都聽明白,不過他們只當作是歌唱。(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作者: 吳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