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北京北郊的一個部隊大院,沒有掛牌,也沒有門牌號。朱德元帥的嫡孫朱和平就在這個大院里工作,現任空軍某研究所所長。
“哦,找我們首長啊,他在x號樓。”一位軍人聽說是來找朱和平的,熱情地說。
朱和平的辦公室大且整潔,墻上掛著軍界領導人接見他的照片。爺爺朱德的照片被放在了書柜里,那是一次回四川老家時,花兩塊錢在老百姓手里買的。
從學徒工到軍人
1969年,朱和平初中畢業。當時的畢業生除了下鄉就是當兵,而當兵一直是朱和平的理想。于是,他跟陳方等人一起去報名。陳方因為眼睛近視,體檢不合格。但通過體檢的朱和平也沒有被錄取,原因是“你家老爺子是黑司令,部隊哪敢要啊”。
沒有當上兵,就做好了下鄉的準備。中央卻臨時出臺了相關政策,由于年齡小,68屆畢業生不安排下鄉。“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大部分是領導子女中年齡最小的。”朱和平分析這可能是該政策出臺的一方面原因。
朱和平被安排到了首鋼集團的北京帶鋼廠當學徒工,那是一個專門生產發條之類帶鋼產品的工廠。在文革期間,整個工廠基本處于停工狀態,已有5、6年沒有招過工人了。
1969年4月,中共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加強了林彪、江青等人在中央的地位。不過,中央政治局還是保留了朱德、董必武、劉伯承、陳毅等幾位老一輩革命家。九大后,隨著該打倒的都已被打倒,文革的浪潮漸趨平靜,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復工、復課。
但是,1970年8月的廬山會議中,林彪、江青集團因分贓不均起了紛爭。這被毛澤東看在了眼里,想到制衡這兩種力量必須依靠那些遭受攻擊的老革命家。
一天,朱和平突然收到了奶奶康克清的來信,稱他們已回京。此前,朱老總和夫人被安排到廣東從化,并被限制了行動范圍。這次回京后,他們被安排到了萬壽路的“新六所”,離開了中南海。
隨著家庭政治境遇的好轉,朱和平又想去當兵了,因為這時的家里就差自己不是軍人。哥哥和妹妹都已經參軍去了部隊,而自己現在是個鋼廠工人,當兵的強烈愿望促使朱和平去央求爺爺幫忙。
但朱德不同意。他認為,在和平年代需要的是知識文化,朱和平還應該去上學,在“冶金、鋼鐵這方面發展,將來上鋼鐵學院之類的高等院校”。朱德很重視國家的重工業,“首鋼他就去了好幾十次。”朱和平說。
“爺爺不同意,我只有靠自己了。”朱和平說,當兵是自己報名的,跟其他普通戰士一樣,是被選拔出來的。
1970年12月的一天,朱和平終于收到了北京市宣武區武裝部的“同意入伍”通知書,這讓他興奮不已。回到家后,他興高采烈地拿出通知書給爺爺看,卻發現這位曾經的三軍總司令臉上竟流露出一絲失落。
朱和平很納悶,爺爺為什么三番五次地否定我入伍的想法?況且,這次我是自己報的名,又沒有利用任何關系。
自1953年6月起,8個月大的朱和平被抱進中南海后,就一直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相伴二老生活了近40年。這其中,他不時會碰到納悶兒的事兒,但正是這些“納悶兒”的事讓他從爺爺、奶奶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規劃。
爺爺的遠見
1973年,朱和平在部隊提干。按照原來的老路子,它可以先去初級指揮學院學習兩年,回來再鍛煉,再去中級指揮學院學習兩年,再回到部隊升職鍛煉,如此反復。
“當時就想先到宣化炮院學習兩年。”沒想到爺爺表示反對,認為他應該到地方院校學習自然科學,然后再到部隊學指揮,原因是將來的戰爭肯定是高科技戰爭,而當時的部隊院校還不能培養這樣的人才。“他在當時就有這樣的遠見啊!”朱和平感嘆道。
1976年,爺爺去世后,朱和平參加了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招收最后一批工農兵大學生的考試。“主要是部隊推薦和文化考試。”朱和平在部隊期間,已經學完了三年的高中課程,他很容易就考上了。
雖然上學時年齡已經有些偏大,不過,大學校園里的見聞讓他看到了中國與國外的差距。很幸運,粉碎“四人幫”后,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議程。最后一屆工農兵大學生棄用了文革工農兵大學生的學校自編小冊子。開始恢復文革前教材的使用,如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等自然學科。
那個年代的朱和平崇拜的是朱可夫、古德里安等機械化指揮官,結果被分到了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后,到部隊當了技師,接著任參謀、處長等職。
“我是靠自己的”
很多領導人的后代都庇蔭在父輩的大樹下,但朱和平說自己是個例外。他常會在家里跟弟、妹開玩笑:“你們都是因為爺爺搭話才進部隊的,我可是自己報名的。”
朱和平至今覺得安慰的是,走到今天的位置,是靠自己的奮斗換來的。“當然,爺爺的影響還是有的,”朱和平并不諱言這些,“但是,我是從普通戰士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而且,每個職位我都干夠了最基本的年限,每次升職都是因為表現優秀。”
或許是害怕人們的成見,朱和平說,“不信你們可以調查。”
研究所里的幾位軍人對朱所長的科研成果贊不絕口,一位姓趙的軍官談起這些如數家珍:“他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獲得全軍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并著有軍事理論專著多部……2004年,被評為空軍高層次人才、被聘為博士生導師。近5年多的時間里,他獲得了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項全軍武器裝備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3年被評為空軍師級先進黨委……”趙軍官說著說著笑了,朱所長的成績太多了,總之一句話,“為空軍裝備現代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由于當初畢業時還沒有恢復學位制,朱和平的學士學位是在畢業多年后補發的。在部隊呆的時間長了,朱和平發現部隊并不缺技師,“缺的是管理人才”。在被調到空軍某研究所工作后,他報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經濟管理學碩士(EMBA),并于2004年取得該學位。
他的兒子朱辰已經讀高二了,如果有空的話,像奶奶當年一樣,朱和平會親自去開家長會。“這就是一種對我的影響,”朱和平表示,自己在家里專門有一兩間房屋布置歷史照片,自己還拍DV,刻光盤,把關于爺爺奶奶的一些作品拿來教育兒子。“要讓他知道,你跟別人不一樣。怎么能跟別人不一樣?就要靠自己努力。兒子還算爭氣,考上了重點中學。”
(文/ 劉輝 摘自《時代人物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