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網上房地產交易數據顯示,9月,上海商品房成交均價持續下跌,成交量則成逐步上升的態勢。然而,成交量的增加卻無法讓開發商釋然,因為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房價“跳水”。
成交量增加而房價“跳水”
“整個9月價跌量升的態勢明顯。”29日,易居中國分析師鄭翎昀指出,這里的“量”既包括供應量也包括成交量。
易居中國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上海出現新房供應量的“井噴”。截至9月22日,上海全市住宅供應量為231.8萬平方米,是8月份142.6萬平方米的1.6倍。與此同時,從9月份第一周開始,上海新房成交量出現逐月上升態勢。第一周全市住宅類商品房成交面積為22.9萬平方米,第二周為25.1萬平方米,到第三周已達31.7萬平方米。截至9月29日,全市住宅類商品房成交面積約123萬平方米。9月29日,上海樓市成交突然放量,當日總成交套數達732套,總成交面積82494平方米,總成交金額達71550萬元,創下今年宏觀調控以來上海日成交量最高紀錄。
然而,成交量的增加卻無法讓開發商釋然,因為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房價“跳水”。
易居中國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前三周上海房價下跌幅度達17%。網上房地產交易數據也顯示,9月份以來上海各環線住宅成交價格全線下跌,以9月份第二周(9月9日-15日)為例,內環住宅成交均價下跌15%,內中環下跌9.5%,中外環下跌6.3%,外郊環下跌5%,郊環下跌幅度更達22.1%。當周,上海全市住宅成交均價下跌10.4%。
鄭翎昀表示,9月份以來,上海開發商降價打折的形式明顯增多,而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一些開發商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將部分房源拿出來進行低價促銷。最突出的例子是,9月4日萬兆房產推出碧林灣二期項目,降價1000元/平方米以6700元/平方米入市,受到購房者追捧,160套特價房兩天被訂走140套。在成功套現1億元以后,開發商又迅速將價格回調至7700元/平方米。
不過,由于大部分開發商降價只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降價力度有限。上海申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市場研究室主任蔣正華指出,因此無法刺激成交量的大幅回升。
對于成交量的回升,蔣正華認為,這僅僅是一次階段性的成交量“反彈”,并不能改變整個市場交易量偏小的基本事實和態勢。
“事實上,所謂的‘金九銀十’更像是開發商以價格戰為主的促銷季節。”蔣正華坦言。
供大于求開發商無奈降價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下跌與市場調控初期由于成交結構變動導致的下跌不同。鄭翎昀指出,主要是由于成交房源價格實實在在下跌所造成的。近期新增供應量中5000-8000元/平方米價位的住宅產品是近期主力品種,各樓盤價格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房地產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但現在上海樓市已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的狀況。”蔣正華指出。
易居中國發布的《未來市場分析》報告預計,今年上海全年的供應量將達到3000萬平方米左右。而以目前的月度成交量看,預計后4個月的成交量也就在600萬-800萬平方米之間,全年成交量大約在2200萬平方米,供過于求狀況突出。
而促使樓市向下另一個動因是開發商日益緊張的資金鏈。
鄭翎昀認為,盡管現在日子不好過,但大部分開發商都不愿大幅降價。更習慣的做法是在資金緊張的時候,便拿出部分房源來降價套現“保命”。在這種行為影響下,上海樓市價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滑落。
“毫無疑問,上海樓市下行將經歷一個反復探底、摸底和筑底的過程。”一業內人士強調,在整個下行期間將出現大跌、小跌、明跌、暗跌的交錯,甚至包括下跌后又稍有回升,回升后又繼續下跌。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消耗市場存在的“自住需求”。“事實上,整個過程就是各方包括開發商及購房者之間的反復博弈,最后市場會在一個新的基礎上實現平衡。”
蔣正華強調,上海樓市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條件是上海房價總體上下降25%-30%,才能真正激發大量的有效需求,房價泡沫不擠干,就免談“金九銀十”銷售旺季。(李靈、王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