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月八日電 臺北消息:應對大陸服務業市場開放,臺灣金融、保險業專才紛紛“搶灘西進”。所謂第三波“臺灣西進族”被認為具年輕、專業、白領三特征。
其中,十八年前臺幣升值導致中小企業大量西進,十年前電子業為追尋具世界競爭力的經營規模移往大陸生產,被稱為臺灣第一、第二波“西進族”。
臺灣《中國時報》八日專題報道,大陸明年起將陸續開放服務業市場,十三億人口的服務業商機緊緊攫住世人目光;其中直銷、保險、傳播、廣告、流通業,讓一海之隔的語言等同文同種優勢臺灣相關專業白領們躍躍欲試。
在臺灣當保險業務員的小劉說,有錢買大額保單的客戶都往大陸跑,讓他業績這一年來始終沒有太大突破。
近來所任職的壽險公司有意前進大陸,小劉興沖沖去報名,卻發現公司只挑十年經驗以上的中級管理人。不甘心的小劉利用假期自費到上海,也在另一家準備前進大陸的公司兼差。
就連女朋友也都是透過QQ(大陸規模最大的實時通訊軟件)認識的南京女孩。這么辛苦究竟圖得是什么?小劉瞪大眼,回說:“還不是為了卡位。”
“我要的是更大的舞臺”,現任上海申國萬銀巴黎投資總監的張惟閔談當年舍下稚子嬌妻西進,仍不改堅定地說:“值得”。
細數其它臺灣金融界前往大陸發展者,張惟閔扳起手指頭數著:“到上投摩根富林明投信工作的王鴻嬪、到荷銀湘財基金當董事長的薛嘉玉……”
在第三波西進潮中,更多的是因為公司布局大陸而不得不去的中堅管理層。
二○○四年開始,繼國泰世華人壽與東方航空合資成立壽險公司后,臺灣保險公司前進大陸的腳步愈來愈密集。國泰世華大手筆地買下一幢十多層的大樓改裝為員工宿舍。
關于第三波西進潮的特色,該篇報導認為,在于成員多半是年輕、專業的白領人士。他們的出現,讓原本以臺商為主、注重關系的上海臺灣生活圈產生質變。工作占據了新專業移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
寫有《臺媽在上海》一書、隨先生到大陸發展的譚玉芝說,擁有專業背景的新移民,多是未婚年輕的單身男女;因為工作繁忙、文化隔閡,他們苦無交往結婚的機會。生性活潑的譚玉芝已經準備籌辦團體相親活動。
報道稱,職場規畫始終懸于每個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的心頭。是卡位,還是公司要求;適應新環境的壓力、國際化和大陸當地人才的競爭,當企業政策轉變、個人求職不順,“下一站在哪里”則是臺灣“西進族”不能不面對的大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