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金九銀十”曾被市場人士寄予厚望,但“九不金,銀要死”,市場回暖非常遙遠。在今年國慶黃金周中為期4天的上海秋季房展會中,參觀人數和現場預售量均創近年新高,預售面積達25萬平方米,相比9月銷售量大增。然而,上海樓市并沒有因此被看好,由于供應量的不斷增大,業界認為這次房展會的成果僅是長期壓抑后的一次反彈,對于長期市場并沒有風向標的作用。
購買量回升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在10月2日至6日舉辦的房展會上,4天共有16萬人次進場、預售2863套、面積25萬平方米,金額達12億元。與半年前的“五一”長假相比,交易量翻倍。而開發商在房展會上展開了大幅的降價活動,房價下調現象在現場比比皆是,引起購房者的興趣和沖動,預售面積較9月同期市場有明顯回增。
然而,衛明不動產營銷智庫負責人蔡為民向記者表示,房展會是開發商醞釀已久的行為,雖然是可喜的信號,但是太過于微弱,并不具備代表性,10月市場依然無法因此被看好。“此次秋季房展會被各方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成交2000多套只是意料之內的事情,而且并不代表市場有所回升。”
“去年10月同期日成交量大約為1800套,如果現在市場回暖,也需要每天1000套的成交量來支持,相比而言,房展會上的2800套并不能說明問題。”蔡為民認為,與去年房展會不同的是,本次房展會的購房者多為自住型用戶,而自住客對于房產的投資并不如投資客那樣只關注單、總價和升值空間,更關注商品房的地段、環境產品質量等多方面因素,加之開發商不斷降價促銷,這次的購買量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并不能說明市場再次出現大批資金的投入。
成交量數字增大是市場回暖“假象”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余南平對記者表示,這次房展會的成交量是開發商大力降價的成果,“是在任何的投資和價格運動中都會出現的,降價后的反彈并不說明市場已經被看好。”
同時,蔡為民指出,雖然房展會期間成交量有明顯上升,但是相比不斷擴大的供應量而言,在等比放大的情況下,成交量的上升幅度仍然顯得比較小,而實際成交量在數字上的增大也就相應成為了一種市場回暖的“假象”。
易居中國發布的《未來市場分析》報告預計,今年上海全年的供應量將達到3000萬平方米左右。根據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9月15日,可售套數達197120套,按9月每日的平均成交套數在400套每天左右計算,僅這些供應量的消化就要492天,即16.4個月。如果按2004年全年每日成交平均套數900套每天計算,也需要219天,即7.3個月。不僅如此,供應量在近一兩年內還處于不斷擴大的形勢。
真正放量高峰期將出現在明年?
“4月以前的上海地產市場一片大好,有很多開發商因此習慣了捂地和捂盤。當現在市場開始出現危機時,過去5年的市場經驗證明,政策永遠是短暫的,所以開發商一直都在等待市場回暖;然而這次調控的力度是他們之前所沒有意料到的,所以八九月份一些資金鏈薄弱的地產商已經開始放量了。”蔡為民分析,“但是現在相當多的開發商還是不肯放,并且由于房地產市場的開發具有周期性,真正放量的高峰期將出現在明年。”
余南平同樣認為,存量的消化大約需要2到3年的時間,同時由于政府推出了2個1000萬的經濟適用房,近期上房源將非常充足,在兩三年以內,市場將不再會大量出現去年那種排隊購房的行為。
蔡為民表示:“我從未看好10月市場。”(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