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北京晨報》報道,在國外,評價一個商學院的水平高低往往要看該學院畢業生的年薪水平。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卻表示,這一評價標準并不適用于現時的中國。
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大學光華國際論壇上,厲以寧發表了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管理教育》的演說,希望能為中國的商學院建立自己的評價標準。參加這一論壇的包括倫敦商學院、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等世界頂級商學院的院長。在這個國外知名商學院的圈子里,畢業生的薪酬通常被看作是評價這所商學院水平十分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標準。
厲以寧認為,在中國,商學院的評價標準應當被重新定義,不應該只盯著年薪!艾F在,外企和國內企業的管理人員薪酬差別很大,不同行業的薪酬差別也很大,不同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比如東南沿海地區就平均高出西部地區很多”。
厲以寧的觀點是基于中國MBA教育市場不斷變化的背景。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商學院的發展經歷了從起步到爆棚再到降溫的起起落落,MBA學位也從最熱門的個人“增值”渠道變為僅僅是培訓的一種選擇。在此期間,國內MBA的年薪也逐漸變化和分化,從2003年起,國內MBA年薪陡降,有拿到10萬、20萬元的,但有的MBA也只能拿到2萬、3萬元。其中,清華、北大和復旦的MBA畢業生薪酬較高。
厲以寧表示,按照現在國內企業的發展情況,一所商學院的畢業生只有到外資企業、金融部門或是東南沿海地區工作,才能取得較高的平均薪酬。而從教育發展來看,如果僅以此作為評價商學院水平的標準則很不適宜。同時,在目前商學院的畢業生中,準備自行創業的學員也越來越多,對他們也不能單純用年薪來評價。
在厲以寧看來,評價國內的MBA應當用三個標準:一是知識的增加;二是社會關系的積累;至于財富的增量,那也要用若干年后的財富,而不是畢業時的工資來衡量。(張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