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新社中國經濟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中新網10月11日電 交通銀行成功在香港上市,邁開了中國銀行業海外上市的第一步,在此之前,中國的多家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早就開始了上市的籌備工作,外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也開始頻繁地參股中國的銀行。最新一期《中國經濟周刊》載文稱,至此,中國銀行業的“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已經相當清晰。
據悉,已經有111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在上海等18個城市經營人民幣業務,其中61家獲準經營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13家外資銀行獲準在華開辦網上銀行業務;24家外國銀行機構獲準開辦衍生產品業務。外資銀行規定范圍內經營的業務品種已超過100種。
外資加速進入中國銀行業
中國的銀行雖然擁有龐大的經營網絡,但不良貸款的問題卻一直未得到較好地解決,通過引進國外投資者,可以改善經營狀況;隨著經濟發展,無論是企業還是公民,都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務,而西方的銀行在這方面無疑更有經驗。
從外資的角度來說,他們進入中國的銀行業,瞄準的就是中國的金融服務市場。目前中國國內銀行只獲得了金融服務價值鏈條中的很少一段,而更多的、能夠產生更高價值的高端服務環節上還處于空白狀態,其豐厚的投資回報率會讓所有投資者感到心動,中國眾多銀行遍布全國的經營網絡無疑是外資銀行推銷新的金融產品的最佳管道。
剛剛進入中國銀行的蘇格蘭皇家銀行,之前在亞洲幾乎沒有業務,借助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在亞洲金融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最近,市場上又有消息稱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正與中國農業銀行進行談判,擬組建一家中國國內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英國金融時報就此評價說“與農行建立一家基金管理合資企業,將使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得以利用農行遍布中國的1.9萬家分支機構。”
中國對外資參股中國銀行業的政策是,單一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一家銀行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但允許外國投資者在中國一家銀行中的總持股比例超過25%。但現在,這一政策已有了明顯的松動,新橋資本現已通過從深圳發展銀行的四家股東(均為深圳政府下屬的實體)手中收購該行股份,取得了對該行的控股權;還有廣東發展銀行,外資很有可能買下超過其一半的股份。這筆交易如成為現實,意味著管理層首次把國有銀行的控股權轉讓給外資;匯豐控股在收購交通銀行19.9%股份的協議上明確表示:如果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匯豐可以在2008年之后將持股比例擴大一倍。中國銀監會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監管部門正在考慮提高外資股東在中資銀行中的持股比例上限,銀監會已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對現行外資持股中資銀行上限政策進行評估。種種跡象表明,外資決不會滿足于20%的比例,政策很可能會因為個案情形不同而有所松動,進而帶動宏觀政策的變化。
為了鼓勵外資銀行進入中國西部地區,中國銀監會制定了兩項優惠政策:一是外資銀行可以在西部直接申請設立分行,而無須先設辦事處;二是在西部所設分行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可以用綜合考評代替業績考評。
這項政策的吸引力在“外資銀行西部考察交流會”上可以看出。共有來自26家外資銀行的31名代表出席了四川省政府和中國銀監會聯合舉辦的這次交流會。隨團考察的荷蘭銀行中國區副總裁、策略規劃及市場開發總監李升華當即表示,該銀行已向銀監會提出了直接設立成都分行的申請,如果申請獲批,荷蘭銀行將成為第一家跳過辦事處直接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也將成都列入設立分行的候選城市;先期入駐的東亞銀行成都分行行長毛漢文則表示,該銀行希望能率先開辦人民幣業務。而在此之前,已經有花旗、匯豐兩大外資銀行入主成都。
中國銀行業被賤賣了嗎?
外資銀行入股中國內地銀行過程中,價格始終是一個敏感問題。在深圳發展銀行、上海銀行、西安商行的入資過程中,都因為價格問題引起過重大分歧。如在西安商行入股的談判過程中,由于按照國際會計標準,西安商行的每股凈資產大大低于1元,但中方堅持要以每股1元的水平出售。經過談判,最后達成的協議是:外資在首次入股后四年內可將認購比例提高到24.9%,且對何時認購有充分的選擇權,認購價格每股1元。
金融學家巴署松認為,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銀行業最為企盼的方式自然是取得控股權,通過在董事會和經營層的有利地位,貫徹自身的經營理念,對銀行進行徹底的改造,使之真正成為具有國際先進管理水平的銀行。比如新橋投資在取得了深圳發展銀行的控股權之后,便花重金請國際咨詢公司對各家分行行長進行調研,實施中高層的變動,并建立起信貸執行官和各分行行長之間的有效制約機制。而多數外資金融機構在進入中國銀行業的時候,并沒有取得控股權,只是通過入主銀行的董事會謀求發言權,輸出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經營理念,對銀行進行再改造,從而增強控制力。比如匯豐銀行持有上海銀行8%的股份,其派駐上海銀行的一名董事經常在董事會上投反對票,反對銀行不顧資本金約束盲目擴大資產規模,使得上海銀行較早地接受了資本管理的概念。
迄今為止,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以31億美元購買中國銀行10%股權;另一個中國國有四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則在近期向美洲銀行出售了9%的股份,價值30億美元;與此同時,傳聞高盛旗下的投資子公司和德國安聯保險公司即將就斥資約35億美元收購工行9.9%的股份有所動作。從外資角度來看,30億美元購買中國市場的“入場券”確實不便宜,還存在不小的風險,但是從所參股的銀行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控制力和市場影響力來看,30億美元則太便宜了。
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在全國有2.2萬個網點,控制著中國銀行業近20%的資產。入股工行,等于獲得了一個極大的共享影響力的機會,分享中國金融業潛在的爆炸式增長。業內人士分析,2004年,中國工商銀行實現盈利747億元人民幣,用30億美元換取工行10%的股權,并且可以在4年之內得到至少100%的投資回報率,還不包括未來上市之后的溢價。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幾大銀行資產狀況、網點資源等并不完全一樣,而在這一輪出售股權的過程中,外資機構差不多都是以30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10%的股權,這是顯失公平的。
其實價格究竟便宜還是貴,很難一言定論。現在中國的國有銀行向外資出售股權,多半是“一對一”、“一對幾”的協議轉讓,沒有公開競價,沒有競爭,難以形成賣方市場,在定價上就缺少討價還價的主動權。有了這幾次的經驗,以后中國銀行再引進外國投資者的時候,就會游刃有余了。
狼真的來了
《MoneyJournal投資有道》發布的首個針對京滬兩地資產逾百萬投資者的調查報告顯示,“百萬富翁”都愿意選擇外資銀行投資。問卷調查中,62%的投資者將外資銀行列為自己最青睞的投資機構,有45%的投資者愿意嘗試更換境外新服務商。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許多行業相繼履行承諾向外資開放,而每次開放前,總有業內人士擔心“狼來了”。事實上,在一些行業,“狼”不可能來的那么快,但是在金融業,“狼”真的來了。
富翁青睞外資銀行給中資銀行敲響了警鐘。率先進入中國的,大都是國際上大型、老牌外資銀行,這些銀行誕生于市場經濟環境,發展于市場經濟環境,并且長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競爭、提供服務,其對客戶的服務策略、服務經驗和服務方法,以及對于各種客戶的心理觀察能力,都是中國國內的商業銀行無法比擬的。
對此,中國傳媒載文指出,中資銀行除了在加大內部改革力度,創新經營機制,凝聚廣大銀行職工的向心力、凝聚力等這些大的方面加快進行外,還必須在以下方面有所提高:
一是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模式,包括結算服務、柜臺服務,同時,必須培養一批善于觀察客戶心理變化的高水平臨柜人員。
二是積極開發新產品,用新產品吸引客戶,用金融產品為營銷客戶開路。目前,中資銀行營銷客戶和爭奪客戶大部分依靠人際關系,通過吃飯、喝酒等聯絡感情,或者是違規和變相違規給客戶提高回報等。這種營銷客戶的手段,會隨著人脈關系的變化而失去客戶,違規風險大,成本高,客戶還極不穩定。
三是銀行業監管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不能使外資銀行成為藏污納垢的“窩點”。前不久,有關部門在查處個別企業非法向海外轉移資金時,一些外資銀行成為幫兇。這也是給國內和國外銀行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內容之一。
金融市場機遇多多
1978年以前,外資銀行還不能進入香港。政策放開后,大批外資銀行長驅直入,至今,全球排名前50的銀行已經有44家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香港也因此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后擁有外國銀行最多的第三大銀行中心。
中國銀行業給外資機構提供的發展空間是十分巨大的,目前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所占份額只有2%不到;2006年年底之后,外資銀行將獲得與中國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屆時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業務將獲得巨大發展。
著名咨詢機構產融光華發布報告稱,外資機構將在中國銀行業的以下領域大有所為。
首先是零售銀行業務。業務增長的重點轉向零售業務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銀行業的現實。中國的零售銀行的兩大增長點為住房信貸和汽車信貸,因為網點眾多、客戶的基礎廣泛,國有銀行暫時在這一市場上占有優勢。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由以一級市場為主向二級市場為主過渡,實力雄厚的外資機構將獲得重大商機,因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能提供專門為二手房買家發放按揭貸款所需的服務和信用評估。
其次是銀行卡業務。中國銀行業在銀行卡市場上的競爭已經使得市場進一步細化,不過市場的滲透率總體上依然偏低。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僅有3%的消費者使用銀行卡(而美國和歐洲的這一比重分別為80%和60%)。此外,中國大陸中高收入者持有信用卡的人數也很少,約占1%,而在中國臺灣和香港這一比重分別為60%和70%。按照中國大陸目前的財富增長速度,到2010年,預計將有接近1億人簽約申領他們的第一張信用卡,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場(以持卡人數量計算)。
最后是中小企業與私人借貸者的貸款業務。中國政府正致力于改進對于中小企業和私人借貸者的貸款服務,如鼓勵銀行向部分企業放貸,修訂法規,對中小企業重新界定,建立信用機制,放寬對中小企業貸款利息幅度的限制等等。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的銀行機構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日益膨脹的融資需求。盡管中國的中小企業(民營占絕大比例)已經占到全國產出的30%~40%,但他們只能獲得商業貸款總額的10%~15%,而在韓國,該比例約為31%,在臺灣地區約為36%,雖然臺灣地區的中小企業只占到島內產出的28%。
除了上述領域,外資銀行在理財產品方面也當仁不讓。從道·瓊斯指數,到恒生指數,越來越多的國際指數產品涌入,以直觀的國際知名指數為媒介,外資銀行不斷擴大著中國大陸外幣理財領域的市場份額。
繼渣打銀行推出保本型理財產品后,另一家在華個人理財業務頗為活躍的外資銀行荷蘭銀行又推出了“國際商品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3年期—到期保本型)及“香港恒生指數連動結構性存款”(1年期—到期保本型)兩個全新產品。
到目前為止,外資銀行的指數掛鉤產品均提供了有條件的本金保障,這也是外資理財產品的一大吸引力。據分析,由于出現有關產品上限收益率的可能性并不屬于大概率事件,但由于有了保本機制,以及最低收益的設定,因此,往往對一些希望有本金保障同時可以博取相對高收益的資金有著相當吸引力。
此外,由于大部分外幣資金都屬于閑散資金,因此保本機制設計的資金鎖定期也沒有因為流動性的問題造成太大負面影響。據悉,幾家外資銀行的相關產品都呈現越來越熱銷的局面,而相關的掛鉤指數也會越來越豐富。
外資掌控中國銀行遭遇監管難題
外資銀行日新月異的金融創新正在挑戰著中國現有的監管政策。中國銀監會國際部副主任羅平透露,銀監會正在籌備新業務辦公室,直接負責針對金融創新業務的監管工作。他同時向傳媒證實,銀監會確實已經成立了特別工作小組,對提高外資股東在中資銀行中的持股比例上限進行評估。他在2005CBD金融發展論壇上坦言,銀行業的尖端技術目前都在外資銀中,并且還在不斷更新,而監管本身就落后于市場。
根據目前中國的政策,外資在中國一家未上市銀行中的持股總比例超過25%,就要被算作外資銀行,在經營人民幣存貸款業務方面就會受到限制,但麻煩還遠不止這些。
作為首家被外資掌控的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的董事長和行長都由外籍人士擔任,之后,銀監會幾次召開股份制銀行董事長和行長開會,卻沒有邀請深圳發展銀行的董事長和行長出席。
據一位業界人士稱,銀監會召開股份制銀行董事長和行長開會,所談到的內容涉及到中國銀行業的一些尚未公開的事實和數據等機密,而這些機密“不便向外國人透露”。
中國銀監會現有三個監管部門,監管一部負責國有四大銀行的監管,監管二部負責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監管,監管三部負責外資銀行的監管。不同的監管部門經常會召集所監管銀行的負責人開會,相互溝通交流。在這些會議上,銀監會經常會通報一些中國銀行業的“實情”,銀行也會反映一些自身的情況,這些信息都是業界的高度機密,監管當局不愿意為外界得知。像深圳發展銀行的董事長、行長都是外籍人士,銀監會為了保守秘密,只能將他們拒之門外。為此,深圳銀監局專門成立了一個由一位副處長擔任組長的5人工作小組,專門負責深圳發展銀行的監管工作。
可以預見,外資掌控中國商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是第一例,但絕對不會是最后一例,隨著外資對中國國內銀行掌控力度加大,勢必有更多的外籍人士擔任董事長和行長。屆時,銀監會是繼續將這些“洋面孔”拒之門外,還是另外成立監管小組“特殊處理”?顯然,外資銀行在這里遇到了監管方面的尷尬。
除此之外,外資銀行還通過“曲線”開展混業經營業務,繞開了中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法律設定。羅平表示,雖然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開設的都是分行,但他們往往會把客戶介紹給他們的投資銀行部、保險部等其他部分,提供一攬子的金融服務,而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監管尚屬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