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中國人常會很自豪地說,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都是中國人發明的。但那已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后來,再也沒有能讓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發明及科學成就了。
因此,今次,“神舟6號”升空,除了升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外,更有意義的是它喚醒了中國人遺落在一千多年前的科學精神。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可說是登峰造極,中國古代的三大發明(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都是在那時候誕生的,那段時間西方的歐洲還處于中世紀的黑暗時期。
到了中國的明清時期,政府逐漸實施閉關鎖國政策,不但造成中國未能與世紀同步,長期的封建統治,導致了中國的科學技術停滯不前。在這同時,英國的牛頓已發現地心引力、瓦特改良了蒸氣機、美國人愛迪生發明電燈泡、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西方世界經已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翻天覆地的變革,而中國的科學卻還在原地踏步,甚至還有人把科學直認是西方人的“洋把戲”。
由此看來,中國的科學落后西方,不是中國人沒有發明新事物的天份,沒有“科學細胞”,主要是政府不鼓勵、不重視科學的結果。
其實一個國家要落實現代化,首先必須要發展科學。這點中國最近幾任領導人都注意到了,所以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把“科學執政、科學發展觀”掛在口中。盡管如此,科學對于中共而言還只是一個口號,一直到“神舟5號”、“神舟6號”陸續升空,以具體的行動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改變,或者應說是看到了中國科學的一面。
“神六”不但載人升空,還繞行地球5天,完全了在太空的科學實驗,美國人能做的,中國也做到了,而且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地進行科學研究達成的。
我們知道過去的數個世界強國包括英國、法國以及現在的超級強國美國,都曾是世界的科學中心,今天中國政府已在科學的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并且確認了科學發展的重要性,換句話說,中國的潛力已從經濟、軍事擴展到科研方面,正式朝一個完整綜合國力的國家邁進。
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