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9日在此間發表了《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闡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這份白皮書實際上全面、系統、準確地闡述了中國的民主觀和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觀點鮮明,材料豐富,”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房寧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作為白皮書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房寧說,與其他白皮書相比,這份白皮書有三個之“最”,即準備時間最長,參與人員最多,篇幅最長。
這個長達32000多字的白皮書從開始起草到發表歷時一年多,征詢了眾多中央部委的意見,征求了100多位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士的意見,因此,白皮書闡述得很準確、權威,房寧說。
他認為,這份白皮書突出闡述了四個重要內容:一是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樣的民主道路,要與一國的國情相適應;二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三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四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必須遵循的原則。
房寧指出,中國的民主與其他國家的民主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這是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當代中國不斷發展進步的客觀要求和根本保證。
白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是維護中國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保證政權穩定的需要,是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共同建設美好未來的需要。
房寧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是十分有效的民主,能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及有限的資源集中精力進行現代化建設。中國的發展必需有長期戰略和連續性的政策,中國的民主制度,可以保障這種戰略和政策的實施,因此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
針對一些西方輿論認為中國經濟改革很成功,但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的說法,房寧指出,多年來,中國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一直與經濟社會建設同步發展,并促進和保障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白皮書中列舉的大量事實也說明了這點。
他說,特別是中共十六大以后,中國的民主政治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過去不到3年的時間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央部委就為促進民主政治建設制定、修訂和頒發了30多個文件、決定、法律和法規。
房寧指出,西方輿論對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持有偏見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以西方的民主標準來衡量中國,對中國蓬勃發展的民主政治建設視而不見。
“中國在過去20多年里保持了9%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若在沒有民主的專制制度下,這樣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他說。
白皮書指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和現實情況說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適用的和絕對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種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關鍵要看最廣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房寧說,這段話是中國民主觀的集中表述,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得出的結論。他指出,真正的民主不在于其外在形式,而在于是否符合國情,是否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
中國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只有能夠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民主,才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他說。
根據白皮書,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有利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尊嚴;符合漸進有序發展的客觀規律。
房寧指出,這些原則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適應了國家發展的要求,因此,遵循這些原則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定會結出累累碩果。
(據新華網;王敬中 周爾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