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4日電 "中國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高層論壇"日前在京召開,數十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水電開發過程中生態平衡與環保問題,嘉賓還包括兩位來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農民代表。
中國的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政府也積極致力于發展水電事業,水電開發也取得了重大成績。但近年來,在水電開發過程中生態平衡與環保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水電開發過程中引起的生態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的一些案例,引發了社會對水電開發的不同認識和輿論。贊成開發者認為開發和保護應該并存,反對者則認為應保留一兩條"原汁原味"的河流,傳給后代子孫。國內爭論的焦點首先是紫坪鋪、溪洛渡等水電大壩該建還是該停,今年以來,圍繞云南怒江水電開發更是在社會各界引發了不同的看法和爭論。近日,國內外一批NGO組織也對云南怒江水電開發提出質疑,進而提出對我國水電發展戰略進行反思。
與會人士認為,生態、環境問題很重要,但能源問題同樣重要。一方面,我國雖然有86000座水壩,但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率還不到25%,水電開發的空間非常廣闊,潛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一直呈高速增長的勢頭,電力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從我國資源結構看,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逐步減少,新能源開發條件也較為有限,完全依靠火電或新能源既不科學也不現實。因此加快水電資源開發,不僅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電力乃至能源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何祚庥院士認為,"水電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在水電開發中,將不可避免的要破壞一些生態環境,但這只是一次性的破壞,而且由發展水電所帶來的效益中,還能抽出部分資金保護生態環境"。"從解決國家能源全局出發,必須大力發展水電。我贊成在15~20年內,國家投入20000億人民幣的資金,把剩余的經濟可開發的3億千瓦的水能資源,全部開發出來。在將來,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我贊成還應進一步將剩余的可開發的約1億千瓦的水電資源也開發出來"。
圍繞水電開發和環境保護盡管還有很多爭議,有些一時還難以達成共識,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討論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各界對水電開發的不同看法也應引起決策者和開發者的足夠重視。在水電項目規劃和發展中,應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充分重視每一項水電工程項目的生態問題,才能取得一個合理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解決我國面臨的能源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