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7日對外發布了首份《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這將在我國維護金融穩定工作進程中劃下濃重的一筆。
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擔負著“制定執行貨幣政策”和“維護金融穩定”這兩大職能。對《報告》的發布,業內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央行“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將會隨之走向前臺,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亟待打造長效維護機制
在宏觀經濟運行中,貨幣政策歷來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當前金融創新和金融自由化使全球金融體系一體化加強,金融風險跨境傳染性增大。而且就國內環境來看,國內商業銀行存在的不良資產殃及金融安全,風險券商問題也集中暴露,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而在過去傳統體制下,對曾經暴露出的一些金融風險,國家有關部門往往低調處理,并大多由財政“買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狀況已不能長期維持。
要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就必須建立起長效的維護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的機制。與此同時,我國近年來不斷完善措施,更多地運用法律手段、市場手段,力爭從制度上保障中國金融穩定運行。
就央行而言,為適應職能調整的需要,人民銀行近年來也在總行和分支行設立了專門的金融穩定職能部門。人民銀行總行設立了金融穩定局,分行及省會城市中心支行設立了金融穩定處。維護金融穩定成為金融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報告》出臺極具現實意義
“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進行全面評估,是正確判斷金融形勢、及時化解金融風險、有效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之一。”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士余說:“這份報告對維護中國金融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維護金融穩定是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的保障。據世界銀行統計,自20世紀7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全球有93個國家先后爆發了112次系統性銀行危機。
金融危機不但使一國多年的經濟發展成果毀于一旦,而且擴大了貧富差距,加劇了社會矛盾。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至今還令人記憶猶新。在當前,維護金融穩定均被各國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為切實防范金融風險,對金融體系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1996年,英格蘭銀行率先對本國金融體系的確定性進行了全面評估,并發布了世界上第一份《金融穩定報告》。此后,法國、丹麥、瑞典、韓國等國家的中央銀行也都公開發表了《金融穩定報告》。鑒于此,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5年起,定期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
構建“金融安全網”
這份總計25萬字的報告,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并提出了構建“金融安全網”的概念。
《報告》明確指出,“金融安全網”通常包括審慎的金融監管、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職能和投資者保護制度等內容。目前,中國金融安全網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
劉士余表示,人民銀行將定期按年度編寫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對中國金融業進行總體評價。這一報告也將與《中國人民銀行年報》、《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共同成為央行對外發布的三大重要報告。
據介紹,首期披露的《報告》著眼于金融業的總體評價和發展趨勢展望,主要搭建起維護金融穩定所需的政策框架。
“拿‘金融穩定’的定義來說,在業內就有不同的理解。”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張新舉例說:“在《報告》中,就首先明確了‘金融穩定’的定義,并提出了維持金融穩定所需要的政策工具等。”
《報告》中鮮明提出:“金融穩定”并不是以追求金融機構的“零倒閉”為目標,而是要建立一個能使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被淘汰出局的機制,加強市場約束,防范道德風險。
“基于此,首期發布的《報告》尚沒有對某個領域或行業特別量化分析。”張新透露說:“但我們在第二期中將會進行具體定量和定性分析。”
(據新華網;張旭東 杜宇 何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