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9日電 擁有香港最大貨柜碼頭公司的和記黃埔,八日與深圳市鹽田港集團就鹽田港最新一期擴建工程(下稱擴建工程)正式簽約,擴建規模是鹽田港歷來最大的一期,總投資逾100億元人民幣。據深圳商報報道稱,和記黃埔相中鹽田港區,是深港兩地一次歷史性的握手。
飛速成長的鹽田港區
12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山石嶙峋。轉變始自1993年鹽田港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與香港和記黃埔公司合資成立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合資經營鹽田港區一、二期工程。這是當時深圳最大的合資項目。
此后,鹽田港區駛上發展快車道,經過10多年的合力經營,鹽田港區的集裝箱年吞吐量已達600多萬標準箱,儼然成為國際集裝箱大港。而且,鹽田港區的成功建設與發展極大優化了華南地區交通資源,降低了珠三角物流成本,成為粵港合作的典范,為深圳實現國際航運中心這個蔚藍色的夢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然良港“引鳳筑巢”
和記黃埔相中鹽田港區,是深港兩地一次歷史性的握手。
鹽田港區擁有當今世界上任何國際大港無法媲美的天然地理條件——大鵬灣海域達250平方公里,水深近14至21米,無泥沙淤積,無深海潛流,具有避風條件。200公里的半徑范圍涵蓋了香港、澳門和珠三角所有的新興城市和發達地區。港區擁有可供興建深水泊位的海岸線6.7公里,可供開發建設港口配套設施的后方陸域和港區面積17.96平方公里,是發展集裝箱碼頭的理想之所。而且,珠三角地區以其毗鄰香港的獨特區位優勢,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加工基地,這為鹽田港區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鹽田港區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深深吸引了和記黃埔這個“港口巨擘”的目光。早在1985年鹽田港區建設剛起步的時候,香港巨商李嘉誠就留意到這塊建港寶地,歷經8年多的開山建設,鹽田港區公路、鐵路以及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已初步完善,再加上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更堅定了李嘉誠投資鹽田港區的信心。
1993年10月5日,深港兩地矚目已久的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簽字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根據協議,和記黃埔與鹽田港集團合資成立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共同經營鹽田港區一、二期工程。與和記黃埔的合作,顯示了深圳的膽識與智慧。鹽田港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與實力雄厚的外商合作,才能引進資金,才能實現鹽田港區建設和經營的高起點、高速度和高效益。
深港合作達成“雙贏”
在鹽田港集團與和記黃埔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后,雙方極力營造一種“雙贏”格局。鹽田港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和記黃埔合作后,借助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及良好的客戶資源,還有深港雙方股東良好的合作關系,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初每年的增長率在300%以上。進入2000年后,在集裝箱吞吐量基數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每年仍有100多萬標準箱的增量。在鹽田港區的飛速發展中,和記黃埔也受益匪淺,投資獲得了豐厚回報。
1994年7月20日,鹽田港區響起了嘹亮的汽笛,“馬士基·阿爾基·西拉斯”號集裝箱船首航鹽田港區,成為鹽田港區開港后迎接的第一艘船舶,也是鹽田港區開通的第一條國際航線。同時,馬士基也成為鹽田港碼頭的股東。自此,在世界航運界獨占鰲頭的馬士基給鹽田港區頻頻增輝:1998年11月21日,裝載6000個標箱的“科納德馬士基”首航鹽田港區,成為當時掛靠中國大陸港口的最大集裝箱船;1999年6月5日,“蘇珊馬士基”運載著6600個標箱靠泊鹽田港區,這是首次掛靠中國大陸港口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從而也證實了鹽田港碼頭運作的國際一流水平。
經過深港雙方的合力打造,現在的鹽田港區已成為全球集裝箱港口的典范。目前,鹽田國際碼頭每小時集裝箱操作量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鹽田國際在港口物流鏈上的出色表現,國際物流學會將“2005—2006年度全球最佳集裝箱港口”稱號賦予它。
再度聯手再創輝煌
由于鹽田港集團與和記黃埔在鹽田一期、二期5個泊位上的合作“相處甚歡”,2001年11月,鹽田港集團和和記黃埔再度聯手,合作建設鹽田港區三期工程。至2004年9月,三期工程4個泊位已全部建成,鹽田港區再添240萬標準箱的吞吐能力,鹽田港區集裝箱年處理能力增至500萬標準箱,并最終形成960萬至1000萬標準箱的吞吐能力。
實際上,鹽田港集團與和記黃埔的合作路還將走得更遠。昨日,雙方又一次攜手,共同推動鹽田港區三期擴建工程,該工程設計吞吐量為每年370萬標準箱,總投資估算為112億元,預計首個泊位將于2006年9月投入運營。(王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