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女士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本報(注:中國青年報)記者作為內地惟一被邀請的平面媒體記者,全程觀禮并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前對范徐麗泰女士進行了專訪。
一頭短發,一副眼鏡,得體的套裝,自信的面孔,今年剛剛60歲的范徐麗泰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10歲。這位香港有史以來的首位立法會女主席已經連任3屆。剛開始她并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但幾年來,范徐麗泰的勤勉工作以及中立客觀的態度得到香港民眾的認可,而其為女捐腎、丈夫去世仍堅持工作的行為更是讓民眾感動。
香港青年開始有國家意識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這次獲得香港城市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有什么感受?
范徐麗泰(以下簡稱“范”):在香港,是第一次有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我,而在內地,2003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我。這是學術界對我這么多年來在公共服務方面工作的認可。同時,我也非常感謝這么多年來和我一起共事的朋友們,我是得到大家的通力合作和支持,才能夠把一些難做的事情順利地做好。我覺得這個榮譽并不是我個人的,而是屬于很多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的人的,我是代表他們來接受這一榮譽的。
記:您原來曾在大學里工作過,在立法會工作期間,也曾經為推動教育工作作出了很多貢獻,那么您在退休之后會從事教育工作嗎?
范:首先我們對教育工作得有一個定義,如果定義是跟年輕人在一起將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他們分享,那么我不僅是將來有興趣做,現在我也在做。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讓香港年輕的一代了解我們的體制,以及在整個政治體制中立法會擔任的角色,做的是什么工作,我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至少在我碰到的年輕人中,有小部分愿意投身這方面的工作,因為香港實在是很需要也很缺乏政治人才。將來我退休以后,我會做一些義務的工作,至于是否會和教育有關,我很喜歡一句話———隨緣。
記:您曾經多次在內地的大學演講過,您覺得內地年輕人和香港年輕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范:兩地的年輕人都有很強烈的求知欲,很想知道一些新的事情,很想掌握一些新的知識,比如很想知道像我這樣的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我的心理歷程是怎么樣的。不太相同的地方是,內地的年輕人覺得愛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自己很清楚“我是中國人”,對國家以及中國的歷史也有一定的認識,這可能是教育制度造成的。而在香港,近3年來,我開始覺得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有顯著的提高,以前他們對國家的觀念很模糊。因為對國家不太有認識,所以也說不上愛國,或者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反而,他們去外國的時候,外國人把他們看作中國人,那個時候他們才自覺地認識到自己是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這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因為香港以前是實行殖民地的教育制度,當然不會講中國的現代歷史,即使講也是輕輕地帶過。可是近年來,大家都很關注對年輕人的國民教育,近3年有顯著的發展,我相信,將來香港的年輕人也會很清楚自己是居住在香港的中國人。
“各省都有老百姓向我投訴”
記:您同時身為全國人大代表和香港立法會主席,您曾經說過自己做人大代表是在“及格與不及格之間”,而做香港立法會主席是合格的,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評判?
范:其實每一年開“兩會”的期間,我都會回香港一次到兩次,我沒有一次是由頭到尾坐在那里開會的,因為香港立法會的會期跟全國人大開會的會期是沖突的。我一般為了主持立法會的會議,就周二回香港,周三主持會議,周四早晨回北京。所以我覺得連開會都沒有百分之百地出席,當然不能算是及格。可是另外一方面,我對人大代表的工作很有熱情,我在休會期間收到老百姓的投訴比較多,我會一一地跟進,盡我自己的能力去幫他們解決問題,所以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及格的。所以我說做人大代表是在“及格與不及格之間”。而立法會的主席,我是全力以赴,在選舉我做立法會主席的時候,我就保證一定會盡量做到主席應該做的職責,我從來沒有缺席過立法會的會議。我在開始做立法會主席的時候,有人對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可是近年來這些看法已經慢慢地有些調整,從輿論、公論上看,我這個主席還是及格的。
接觸民眾是議員的職責
記:在香港,立法會議員如何和民眾接觸?
范:作為立法會的議員,我們的職責就是要接觸民眾。民眾有些什么意見,要為他們如實地反映。我做了主席之后,不應該公開講我政治上的看法或對政策的看法,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要保持立法會主席的政治中立。可是另一方面,我也是立法會的議員,難道可以不做議員的工作嗎?所以我這些工作是照做,意見是照樣地如實反映。我惟一和其他議員不同的是,我不會向傳媒匯報我做了什么工作。我處理的申訴個案,我怎么跟進,這些我一般不會對傳媒說,我安排的各種各樣工作也不會告訴傳媒。可是我和民眾的接觸和一般的議員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在報紙上、在電視上,不會看到范徐麗泰議員辦事處的一些新聞。
記:民眾的投訴是通過什么途徑到達您這里的?您一般是怎樣處理的?
范:民眾的投訴一般是寫信來的,很多是內地寄來的,各省都有,這些來信可以直接寄到我手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有一個辦公室,這個地址大家都知道,即使他不知道這個地址,但他知道范徐麗泰在香港的立法會,他就寄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會,我一樣會收到。
我會看投訴的內容、投訴的事情,先了解這個事情。有的在很遠的地方,不在香港,我當然沒辦法進一步了解。可是如果只是一封很簡單的來信要申訴,而沒有其他申訴的資料可以證明這個申訴,我會回信請他給我多一點資料。如果來信有很清楚的資料,在整理之后,我會考慮請哪個部門來跟進,一般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信訪部門。有時候投訴是直接和法院的裁決有關,我就會交給最高人民法院;如果和公安部有關,我也會酌情看。有時候,一些投訴信從內容上來看,我覺得投訴資料不足,道理和證據不足,這些我只會如實轉交。有時候,我覺得很有道理的,就會加上我自己的意見,然后再交給有關部門。這些工作大多數都是我親自做的,因為做人大代表沒有其他的資源,不像香港的立法會,我們有辦事處。立法會的資源不能用在人大的工作上去,所以兩件事情是分開的。
我作為人大代表和立法會議員,都會接到香港居民的投訴,比如香港居民在內地做生意時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也會給我寫信,甚至直接來找我或打電話給我,那么我會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去跟進。另一方面,對立法會議員的申訴就比較直接了,在香港,除了可以寫信,還可以到我的辦事處。我在香港島有3個辦事處,他離哪個辦事處近,就可以到哪個辦事處。他在和我的同事談過之后,有什么需要的資料可以再拿來,如果資料足夠,我就會跟進,比如寫信啊,托政府部門處理啊,甚至求情啊。有時候我自己也會主動去見他,要求了解多一點。
記:在香港,立法會議員有什么培訓嗎?
范:在全國人大,有一些課程對人大代表進行培訓,讓我們對議事方式、信訪部門的工作有更多了解。在香港也有培訓,可是比較簡單,每一屆新的立法會成立的時候,秘書處就會安排一個1天到1天半的課程,介紹秘書處怎么可以為議員們服務,也介紹議員們在會議上要遵守的規則。一般議員們在聽完之后,有一部分人會按照去做。也有一部分人沒有參加培訓,因為這是自愿行為。在香港,做立法會議員也是一種榮譽,這種榮譽是老百姓給我們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經過選舉參加立法會工作的,所以我們的一切工作和行為、發言都要對我們的選民負責。怎么開會?我們有一套議事規則,這套議事規則是每一屆的議員們討論了之后在大會上投票通過的,所以是議員們自律的一個方式。議事規則不能跟基本法相違背,他們要自律地遵守這個規則,如果有議員的行為和議事規則不符合的話,那么我這個做主席的在開大會的時候有責任提醒、警告甚至要求這個議員退席。
任何人都不應該有特權
記:香港是個高度法治社會,而內地還有很多法制不健全的地方,您對內地的法制建設有什么建議?
范:很多人以為,有一套法律,就有一個法治的制度,我不反對這個講法。可是,只有一套法律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執法的人員按照法律來執行他的工作;其次,法官在判案的時候,要按照法律客觀地作出裁決;第三,最重要的是,民眾都有一個法制的概念,說得簡單一點,大家都愿意守這個規矩,大家都愿意支持這一套制度。
當然,制度不會是百分之百好的,有時候制度在實行一段時間以后,我們會發現可能這個制度有問題,有問題我們就去改這個制度,但改制度有一套法定的程序,也是一套改制度的規矩。如果我們民眾都贊成、而且認同這一套概念,就是我們大家認為:我們要的是法治,有制度地做事,有規矩地做事。我們不要人治,個別的人是不能按照其個別的意愿去將一件事情、將一個制度改變。如果民眾沒有這套概念,而是覺得“他有關系嘛”、“他有網絡嘛”、“他有特權嘛”,甚至很羨慕走后門的、有特權的,那么法治精神就很難被貫徹。因此,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教育。教育程度提高了,大家明白做事情應該有規有矩,那么法治就能發展下去,因為法律本身不是萬能的。
在香港,難得的是老百姓覺得任何人都不應該是有特權的,大家在法律面前應該人人平等,我們也不接受長官意志,更不能接受一個人說了算數,而是有一套辦法讓大家都能夠理解,也都會按照這個規矩、這個制度來做事情。這樣的做法當然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公道,其中也有漏洞;可是,大致上來說,就有了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會因人而異。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做教育工作。而這個教育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如何讓民眾有法制觀念,在這方面,政府、傳媒、司法人員,都要自覺地放棄個人的利益,而去遵守這個法律。
年輕人要學會面對壓力
記:年輕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壓力,您覺得年輕人應該如何克服壓力?
范: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做什么工作都會有壓力。當你能夠面對一部分壓力的時候,更大的壓力就會來臨,因為那個時候你能夠面對壓力,處理得比較好,你就有機會升遷,升遷了你的責任就更大,壓力就更大。所以我想年輕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面對壓力,明白壓力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可是這個壓力也是一個挑戰,有了壓力,你怎樣去處理,如果你能夠面對這個挑戰,能夠積極地去想辦法處理,而且處理得當的話,這就是向你自己證明你是有這個能力的,我不是說向人家證明,而是向自己證明。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應該要知道,我們來干嗎?我自己來這里是盡量地用我的能力去幫助其他人,令我周圍的人生活的愉快。所以如果你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自己的利,有些事情壓不倒你。有些人說,你這樣做一定有人罵你,可是問題是我這樣做不是為了人家贊賞我,而是以為這樣做才是對的,我要堅持做對的事情。
怎么樣做才是對的?就是回到我剛才講的問題,就是按制度做,比如我這個立法會主席在議事規則里做事,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不喜歡。你們不喜歡可以去批評我,我不介意,因為我做這個事情不是為了得到你的贊賞,而是為了對得起我的良心,我盡了我的本分。我覺得,做人最重要的一點是你答應了的事情,一定要兌現。既然我答應了做一個議員,那么我就應該為老百姓服務;既然我答應了成為一個立法會主席,那么我就應該按照議事規則辦事,很中立、很客觀地決定一件事情。其他人的看法,我不能控制,我也不會去干預,他們喜歡罵我就罵,他們喜歡贊我就贊,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只是做我自己的事情。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