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北京科技報報道,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使下,國際上活躍著一大批專門對水下文物進行商業打撈的“海盜”,在中國南海尤其猖獗,保護水下文物面臨著嚴峻的形勢。
幾乎每處遺址都被海盜“光顧”
“現在,我們每發掘一處沉船遺址,幾乎都有被盜者踐踏的痕跡”。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威一句話點明了水下文物保護的嚴峻形勢。
2005年6月,福建,“碗礁一號”沉船被發掘,但它也并沒逃過幸免。平潭縣的一位漁民在海上作業時,從水底撈出大量“色澤鮮美”的瓷器。接著,他們雇用了一名潛水人員探個究竟,竟發現一艘千年古船被深深地埋藏在淤泥之中。沉船里還有花卉和各種圖案的瓷器。
“水下發現大量瓷器”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村落的人都想“集體發財”,混進了打撈隊伍中,更有甚者,短期內迅速自發成立了“打撈股份公司”,集資花錢雇人進行水下開采活動。下水者不僅來自本地,還有很多來自遠方的浙江、上海等省市。
漁民和科學家“搶寶”
“我們趕到現場時,有20多艘村民的漁船在水上搖擺,馬達轟鳴,濃煙滾滾。水上到處是他們散布的紅色浮標,這是用來做記號的。大規模的掠奪正在瘋狂進行中……”張威主任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這種行動引起了當地警方的注意,他們迅速趕到現場,沒收了當地一些漁民的打撈品,并將這一情況上報給福州市文物局。有關文物部門高度重視,對繳獲的文物作了鑒定,并報請國家文物局。于是7月初,張威開始帶領中國水下考古隊南下福建,開始了科研發掘活動。但是為了斷絕盜獵者的瘋狂欲望,很多考古的調查程序不得不暫時中斷,打撈文物成了首要的活動。據當地村民回憶,7月初的一段時間里,平潭縣幾乎買不到魚,因為所有的漁船都去“撈寶”了。
被盜瓷器悄然而至北京古玩市場
在近3個月的作業結束后,考古人員還是成功發掘出近16000件瓷器整器和碎片主體,據初步估計,這些瓷器為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磁,價格不菲,都是外銷用的瓷器,產自江西景德鎮。據初步統計,這次開采的瓷器,器型共有50余種,紋飾100余種,豐富多樣,精美絕倫,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珍貴的歷史價值。但是由于盜掘者的瘋狂行徑,使得這些寶貝的身影甚至已經來到了北京,出現在潘家園交易市場。
“今年7月初,國家文物局得知此事之后,立即責成省市文物管理部門,會同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文物哄搶行為,并收繳了一些被盜文物。但是我們趕到的時候,開采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個星期,大批文物還是流失了。據估計,流失的數量占到了打撈總數的50%。”張威說。
中國沿海海域水下遺產正在遭受破壞
1998年底至1999年初,科學家在中國西沙群島及附近水域開始了考古調查工作。這項名為“南海諸島考古項目”之一的考古活動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華光礁、北礁、銀島,科學家發現了五代、宋、元、明、清各個年代的水下文物遺址13處,發掘出一批宋元瓷器,石錨、象牙等文物。這些出土文物再次證明南海諸島,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水下遺產,并且也證明了中國是最早到達南海諸島的國家,西沙群島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但是,這片遺址在科考人員到達之前,也曾被當地漁民哄搶過。“我們在當地人的帶領下,看到周圍到處是船的碎片,可以肯定這艘船被人用炸藥炸過。沉船在一個巨大的珊瑚礁盤之上,水深大概5米左右。勘測工作完成后,我們確定這艘船應該有一大部分曾經露出過水面,但是經過這么多年風吹日曬和人為破壞,船體都已經消失了。”張威主任十分惋惜地說。
人類破壞活動構成水下文物主要威脅
水下文物遺址被破壞,部分是因為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比如,風浪、海流、泥沙運動都會對水下文物造成破壞。
第二,漁業發展構成威脅。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一樣,都要經過準確的勘測定位才能工作。但在我國近海海域,有大量的漁民活躍。他們對海域的地理情況了然于心。漁民在拖網作業的時候,撈出水下文物的幾率大大增加。如果他們不懂文物價值,可能棄之不理;如果他們了解文物價值,又可能進行非法打撈,獲取經濟利益。
第三,大規模的海洋資源開發也會對水下文物構成威脅。雖然早在1989年,中國就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使水下文物保護真正有法可依。“但是,完成沿海部門的水下文物普查;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國家沿海開發體系;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水下考古隊伍的整體素質;盡早加入世界《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事情。”張威說。(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