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2日電 綜合外報報道,10月17日,日相小泉無視亞洲各國的強烈反對,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并對參拜一直持強硬態度,日本與亞洲各國的關系又一次陷入低谷。面對中國的冷淡,韓國的數落,小泉采取了“就是說不”的外交姿態。
《紐約時報》22日載文指出,針對小泉外交的批評日本國外多于其國內;小泉外交所體現出的“內熱”癥狀,已引起亞洲各國的譴責以及美國的擔憂。
癥狀一:眾院勝選虛火上升
今年九月份,在日本眾院大選中,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獲得巨大勝利,民調顯示其支持率也超過了半數,這使得小泉獲得了更加穩固的施政平臺。在順利通過了小泉改革核心的郵政民營化法案后,修憲以將“自衛隊”變為“自衛軍”、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擴大日本在海外安全行動范圍等重大變革也被提上了小泉的政治日程。
另一方面,眾院勝選后小泉順利組閣,鷹派人物位高權重。被視為小泉接班人之一的安倍晉三(現任官房長官),已明確表示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新任外相麻生太郎也同樣表現出鷹派的強硬態度,昨日又聲稱當年日本侵略亞洲是出于“自衛”。
癥狀二:仇華反韓情緒蔓延
據《國際先驅論壇報》報道,日本最近出現了兩本把韓國人和中國人刻畫成卑劣人物的右翼漫畫書《嫌韓流》和《中國入門》,并且成了日本過去四個月最暢銷的書籍之一。
《中國入門》認為中國的思想、文學、藝術、科學等都“毫無吸引人之處”,而且其人民是互相殘殺、道德敗壞的民族。”《嫌韓流》指“韓國文化當中沒什么好值得驕傲的”,“若說韓國今天的成就是日本一手打造的并不夸張”。《國際先驅論壇報》指出,書中往往帶有侮辱性的內容,暴露了日本與其他亞洲鄰國關系日益惡化的根本問題。
癥狀三:面對挑戰憂慮過頭
《紐約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對于停止參拜的要求,小泉持強硬態度,而這觸動了一些不滿中國經濟發展、軍力增長的日本人的神經。《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報道也指出,中國和韓國的崛起,使得日本在亞洲的經濟、外交和文化領導地位面臨挑戰,也喚醒了日本長期以來便存在的仇外意識。這種仇外意識與過度擔憂的心態是相伴而生的。
有日本媒體報道稱,在繼阻止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并表示所謂“擔憂”之后,日本方面近日又作出類似表態——小泉21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的會談上,就俄對華武器出口問題又一次表示了“擔憂”,還就去年8月舉行的中俄聯合軍事演習表示“希望提高其透明度”。
《紐約時報》還指出,在日前舉行的亞太經合峰會上,中方拒絕了日方提出的舉行中日峰會的要求,韓國總統也直面要求小泉停止參拜;甚至連美國,日本最親密的盟友,也公開表示對日本惡化地區外交關系的擔憂。
在日本國內,反對小泉參拜的人士也不在少數。今天出版的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日本前首相宮澤喜一在接受該報采訪時指出,“小泉的亞洲政策是有問題的”。他還稱,“更多彌合與亞洲國家關系的積極努力是需要的”;日本在靠近美國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