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不是英國人,也不信仰耶穌基督。
但是,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我也會加入迎接圣誕的熱潮,向親友們寄去圣誕賀卡。還從來沒有哪一位因為受到了冒犯而把卡片退回來。
因此,我不明白,為什么英國有些地方政府會以害怕冒犯我們這些外國人、非基督徒的旗號,給圣誕彩燈改名、讓圣誕老人下崗。
無疑,圣誕節的一個中心是慶祝耶穌基督的生日,但圣誕節也有另外兩個中心,那就是傳統和文化。
但是從小,我們就被老師和家長告知,要尊重別人的文化,尊重別人的風俗。
難道,做出這些決定的英國官僚們真的以為我們這些外國來的、非基督徒的人們心胸就如此狹隘、目光就如此短淺?
以至于你一提“圣誕”二字,我就會火冒三丈,罵你種族歧視、宗教歧視?
圣誕老人要下崗?
剛剛進入11月,倫敦南部蘭伯斯(Lambeth)區的做法先聲奪人。在他們印制的慶祝圣誕計劃傳單中,圣誕彩燈不再叫圣誕彩燈了,而改叫“冬日彩燈”(Winter Lights)或者“慶典彩燈”(Celebrity Lights)。
原因?蘭伯斯是一個多民族、多社區聚居的地方,負責這項事務的區政府官員解釋,他們特別考慮到了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群的感情,擔心使用“圣誕”字眼,可能會冒犯這部分人!
故事見報之后,立刻招致了一片批評和嘲笑。
后來,蘭伯斯區政府發言人解釋說,這不過是底層官員的一個“個人錯誤”,而不是區政府的政策。
看來,出了事就踢皮球,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官僚做法!
其實也就是在最近幾年,這一類淡化圣誕節宗教色彩的故事才不斷出現。
一兩年前,就有報道說,英國首相布萊爾、文化大臣喬維爾等選用的圣誕賀卡,都沒有提到“Christmas”的字眼,也沒有使用任何帶有宗教色彩的傳統圖案,目的就是要避免傷害不信基督教的人們的感情和信仰。
逐漸地,為了響應這股“政治正確”之風,很多百貨公司、零售店鋪的裝飾也都開始使用“節日快樂”、“節日問候”等字眼,而不是“圣誕快樂”。一些購物中心還禁止基督教組織演唱圣誕頌歌,禁止圣誕老人派送小禮物,以免冒犯其他購物者。
你看,政治掛帥了,連圣誕老人都面臨被炒魷魚的慘境。
你不能貼倒“福”!
任何事情,走極端了,都難免顯得荒唐。
在蘭伯斯停止使用圣誕彩燈的字眼之后,該地區幾名來自非基督教宗教團體的要人都紛紛指責這樣的做法“可笑、荒謬”。
就像我在文章一開始說的那樣,我不是英國人,也不是基督徒,既然自己屬于官僚們害怕冒犯的一員,因此,也就有一定的發言權。
歸根結底一句話,“圣誕”二字根本就不冒犯我,冒犯我的恰恰是那些認為我可能會受到冒犯的人。因為,在這些人擔心的背后潛藏的臺詞是,我們不能寬容別人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
試想,如果一位英國母親不斷地告訴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千萬別向非白人孩子提“圣誕”二字,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對非白人形成怎樣的看法呢?
再舉一個例子。離春節也不遠了。如果我的白人鄰居抗議我貼“福”字或是掛燈籠,我心中肯定會說,這人怎么這樣目光短淺、沒有見識!
我住在倫敦西邊,瀕臨印度城Southall,上個月這里聚居的印度人慶祝了印度教著名的"燈節"(Diwali),另外一個主要族裔穆斯林人慶祝了開齋節(Eid)。如果英國政府以擔心冒犯基督教徒的名義禁止這兩個社區的人張燈結彩、燃放煙花爆竹,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呢?
以犧牲一個宗教、一個社區的傳統和利益的做法來迎合另外一個宗教或者社區,對不同社區和宗教之間的寬容、融合、和睦相處有害無益。
別讓政治沖昏頭腦
所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政治正確沖昏了頭腦。
比如說,在沃爾佛漢普敦市(Woverhampton),一名印度裔的地方議員帶頭游說,迫使市政府決定,今年在市中心最顯眼的地方,掛起“圣誕快樂”字樣的彩燈,而不是過去幾年一直使用的"沃爾佛漢普敦歡迎你"。
這名議員說,他所認識的所有少數民族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曾經說,一看到“圣誕”二個字就覺得自己的宗教信仰受到了侮辱或是冒犯。
還真是,你聽說過英國哪里發生了“外國人”集會抗議英國人慶祝圣誕節的事嗎?
現在,幼子三歲半,剛剛開始懂得圣誕老人會給好孩子送來禮品。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政治正確與常識的較量之間,常識能夠占上風。
這樣,圣誕老人就不會下崗了,就會在平安夜,從煙囪中靜靜地滑下來,給兒子送來最想要的禮品:會說話的地球儀!
來源:BBC中文網 作者: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