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京十一月二十四日電 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今天應邀在日本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記者招待會。他否認了中日兩國國民感情下降源于“反日教育”的說法。
有記者問:中日兩國國民感情下降是否源于“反日教育”?
王毅說,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有愛國主義教育。現在是信息化社會,中國民眾不僅了解日本的歷史,也更了解日本的現在。所謂中國民眾不清楚日本戰后和平發展的說法不是事實。現在的問題,越了解日本戰后的和平發展,越對當前在日本發生的事情感到費解。
王毅還指出,中國始終奉行對日睦鄰友好政策。中國領導人明確提出,希望雙方在《中日聯合聲明》等三個政治文件基礎上,實現“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但遺憾的是,以參拜靖國神社為代表的歷史認識問題仍在阻礙著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
靖國神社的核心問題在于供奉著甲級戰犯。甲級戰犯是當年日本發動和指揮對外侵略戰爭的象征,是國際法庭認定的戰爭罪犯。而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至今仍挑戰東京國際審判的合法性,公然宣稱戰犯無罪,“大東亞戰爭”是自衛,太平洋戰爭是美國等所迫。因此,如何對待和處理有關甲級戰犯問題,已不完全是日本內政,涉及中日復交的政治基礎,涉及日本戰后重建的出發點,涉及二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同時,這一問題已不僅是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問題,也是日本與亞洲所有受害國之間的問題,還是日本與國際社會之間的問題。
中華民族是寬容大度的。二戰后釋放了在中國關押的戰犯,放棄了對日戰爭索賠,對日本普通民眾去神社祭奠自己的親屬不持異議。但日本領導人如果前往供有甲級戰犯的神社表示“敬意”,則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日復交的政治基礎,顯然是中方難以接受的。
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早在一九八五年甲級戰犯供奉于神社事被公之于眾后,我們就一直反對日本領導人再去參拜。一九八六年日內閣官房長官曾代表日本政府發表正式談話,強調日本必須重視國際關系,照顧周邊鄰國民眾的感情,表示經過綜合考慮,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將放棄參拜靖國神社。從那時起到現在又過去了近二十年,日本在歷史問題上應繼續往前走,而不應倒退。但目前的現實使我們不禁要問,當年日本政府的立場是否還有效?或日本為什么要推翻既有立場?國與國之間打交道,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守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