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產界,任志強絕對是個異類,他言論大膽,個性張揚,與中國傳統所推崇的“含蓄內斂”絕然相反。很多開發商的想法、做法與任志強宣揚的完全一致,但他們不會說出來,任志強卻不但說出來,而且在不同的場合大聲地說出來,于是他就成為異類。
我說的,我堅持
《南京地產》:您的言論一直比較極端,從房地產開發商只替富人建房、中國房地產市場在2020年以前不會出現泡沫,近期又提出房地產應該暴利。這樣做是不是為了吸引眼球?
任志強:我從不認為我的言論極端。首先說泡沫問題。發達國家的歷史證明,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水平只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相當,很多人還沒有房子,怎么能說有泡沫呢?
再說品牌暴利問題。品牌一定是暴利的,這是哈佛的商業理論。目前房地產業的情況是10%的企業貢獻了60%的利潤,剩下的90%的企業爭搶剩下的利潤。另外,暴利不等于高價,如果管理水平高、成本控制得好、融資成本低、資金周轉得快,以同樣的價格出售產品,企業的利潤率可能會比同行高。將暴利等同于高價,這是偷換概念。
還有為富人建房問題。1998年23號文件就提出住宅的三種供應體系,其中明確提出中高收入家庭通過商品房市場解決住房問題,你能說中高收入者是“窮人”嗎?嚴格地說起來,商品房市場就是“富人”的市場。那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怎么解決?政府帶有補貼性質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形成了相應的保障體系,這一塊政府已經在做,而且已經比較成功。除了目前的住房保障體系以外,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還采用了政府貼租、貼息的辦法,對那些“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群體進行補助,目前中國只有天津市在采取這一措施。
我的單個產品暴利,企業不暴利
《南京地產》:那您的企業有暴利嗎?
任志強:單個產品當然是暴利,但是這并不是說企業暴利。因為科研、培訓、履約擔保、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些都需要投入啊,品牌的維持費用高昂,所以均衡下來,企業并不構成暴利。你看萬科的報表,它的毛利超過40%,可是凈利潤只有10%出頭,就是這個道理。
《南京地產》: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公正形象并不是很好,像胡潤百富榜上有很多的富戶都來自房地產業,您的這些言論會不會加劇公眾與開發商的對立情緒?
任志強:人們為什么對房地產開發商的印象不好?因為民企占據了70%,而石油、電信等更多行業中的領先企業都是國有或國有控股的企業,因而不會出現個人的巨富。
沒有“原罪”,我敢說
《南京地產》:我不明白的是,什么促使你這么大膽?
任志強:因為我是國企,我是打工的,不存在第一桶金的“原罪”問題。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葉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