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天價醫療費事件,互聯網上流傳著這么一種說法:北京的會診專家提出用藥均為國外進口貴重藥物,價格極為昂貴,多次向家屬交待,患者治愈希望不大,死亡率在95%以上,但家屬表示只要能延緩1分鐘生命,他們也不惜一切代價,花多少錢都不后悔。
死者是離休教師,按照規定,醫療費應該是百分之百報銷的,在病人住院(未死亡)期間,家屬墊付了巨額醫療費用,到病人死亡后,家屬到醫保局報銷的時候,由于數目過于巨大,而遭到醫保局的拒絕。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有找醫院的麻煩。
在患者翁文輝生前單位哈爾濱市鍋爐廠的離休辦,工作人員孫穎和離休干部談長春對記者說,作為建國前參加革命的副處級離休人員,翁文輝每年的個人賬戶會被劃入5900元的統籌醫療費,他的定點醫療機構為哈爾濱市中醫院。雖然個人賬戶每年被劃入5900元,但理論上報銷的額度并不受此限制,個人賬戶資金用完后,到本人選定的住院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所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由醫院支付。不過在實際醫治過程中,“個人賬戶用完之后,醫院就讓出院了,根本不給好好治。”
而據患者之子翁小剛昨天對記者的介紹,翁文輝正是屬于“因定點醫療機構技術和設備條件所限”而到他院治療的。翁小剛說,哈爾濱中醫院“設備不行,治不了這病”,他父親翁文輝因此來到哈醫大二院。“救人還能考慮報與不報?”他否認“報銷受阻”傳言,“到現在我們還沒探討報不報銷的問題。”他認為,網上關于“患者家屬認為可以報銷而不惜花費天價醫藥費”的傳言是小人之舉。
哈爾濱市中醫院醫保科卞科長對記者說,翁文輝得癌癥之后,并未在中醫院住院,其家屬也沒有因住院費用來中醫院申請報銷。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