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十二月十四日電 系統載有鄭成功家族一世至二十世詳盡史實的孤本《鄉試石朱卷·鄭懷陔》,十三日現身福建晉江安海。該孤本詳載了歸順清廷的鄭成功后裔在和平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的狀況,見證了海峽兩岸的和平局勢。
據此間《泉州晚報》報道,鄭懷陔系鄭成功第七世裔孫。由其編撰的《鄉試石朱卷·鄭懷陔》(木刻印本)共有二十五頁,由“履歷”、“鄉試石朱卷”和“總批”組成,印制于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
經文史專家多方考證認為,《鄉試石朱卷·鄭懷陔》系統地記載了鄭成功家族一世至二十世歷代人物官階,為《石井本宗族譜》的石井鄭氏歷代人物補遺了六個世系,比修編于一九二O年、現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鄭氏宗譜》早了三十余年,彌足珍貴。
孤本載明,一六八三年臺灣回歸祖國之際,康熙“嘉其忠貞”,特旨“專祠特祀,賜葬覆船山(今南安水頭橄欖山)”,以褒揚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這與此前發現的《鄭成功族譜四種》相吻合,再次展現了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在兩岸人民心中的崇高位置,又一次印證了臺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據專家介紹,此前,有史料記載鄭克塽歸順清廷后,其兄弟和后裔處境艱難。此番發現的孤本則以大量的史實對此予以糾正:鄭克塽后裔鄭超英、鄭騰蛟任“軍功六品銜”,鄭嵩系乾隆“武舉人”,鄭行義為“國學生”,鄭峰、鄭柱、鄭元錦均為“太學生”。
專家經過考證認為,這些史料完整地凸現了自康熙平臺后,在兩岸關系趨于緩和的形勢下,鄭成功后裔在致學、經商、擢升、通婚等方面備受清廷禮遇,無不處于和諧的環境中。這些都有力地見證了海峽兩岸和平共處,兩岸同胞都是祖國大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員的史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