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2日電 日本政府2006年度預算草案近日出臺。草案雖然增加了接受中國高中留學生的專項基金,日本政府還擬出資在中國建立文化交流中心,但外界一直關心的建立新的國立戰歿者追悼設施的調查費,卻沒能列入上述新預算草案。《光明日報》今天刊文說,這意味著此事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進展。
文章說,這使日本一些政治家希望通過修建新的、不帶宗教色彩的國立戰歿者追悼設施來取代靖國神社,從而改善日本與中、韓等亞洲國家關系的想法近乎落空。
文章指出,日本領導人口頭上都表示很重視與中、韓的關系。然而對中、韓及其他亞洲國家不能容忍的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卻是另種態度。日本首相小泉2001年就任以來已連續5次參拜靖國神社,對中、韓兩國的強烈抗議不以為然,還辯稱參拜是“個人信仰”問題,外人不應干涉。作為小泉內閣“大管家”的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被視為下任首相的熱門人選,也對參拜靖國神社非常“執著”,不僅每年堅持參拜,還放言日本下任首相也應參拜。外相麻生太郎也堅決支持參拜,他不僅不思考如何解決參拜問題以改善與中、韓的政治關系,反而聲稱,全世界只有中、韓兩國在提參拜問題,因而不必太在意此事。
文章介紹,為了改善因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陷入僵局的日中、日韓關系,一些日本政治家提出修建國立追悼設施的想法,意在給政府高官及議員提供場所來追悼普通戰歿者。然而,不僅靖國神社對此反應強烈,擔心其地位將受影響,日本領導人也非常不積極。日本一些政治家成立“修建國立追悼設施思考會”后,小泉就表示不悅。此次制訂新預算草案時,修建國立悼念設施的調查費最終沒能立項。文章說,可見日本領導人仍不愿面對這一問題。
文章指出,日本領導人一意孤行參拜靖國神社已成為日本與中、韓發展政治關系的主要障礙。如果日方有意改善當前中日關系,那就應拿出勇氣解決這一問題而不是回避。對中日關系,參拜問題無法也不容回避。(嚴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