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敬愛的爺爺毛澤東與世長辭。如今已是29年。
爺爺革命的一生,光照千秋。作為毛澤東的嫡孫,毛岸青和邵華的兒子,我無限緬懷爺爺的豐功偉績。永遠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帶頭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終生宣傳實踐毛澤東思想,是人民的期望、親人的囑托、光榮的責任!
爺爺的人生波瀾壯闊,思想博大精深。學習研究爺爺需要一個從情感到理性的認識過程。記得爺爺剛離開我們的那天,我們一家還住在臨時搭建的防震棚里。時近中午該吃午飯了,我蹦蹦跳跳來到媽媽身邊,喊著要吃飯。但是,我發現這天與往日不同,媽媽和父親的保健醫生曹起龍教授坐在防震棚前,以手拭淚。這時,媽媽以一反常態的口吻對我說:“新宇,你不能再胡鬧了,爺爺逝世了!”從這天起,很長時間內我沒有了歡笑。爸爸媽媽胸佩白花,臂纏黑紗,在家里設了悼念爺爺的靈堂,不盡的思念在淚水里流淌。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剛滿6歲不諳世事的孩童,難以深切地感悟生死之大和骨肉別離的痛苦,更無法想象爺爺的一生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覺醒和復興有什么直接聯系。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并向世人開放,這猶如拆掉了往日阻隔爺爺與人民的一道“紅墻”,拉近了已故共和國開國領袖與人民的距離,也為公祭和家祭提供了一個隆重場所。紀念堂建成至今,累計有不同界別不同國度的上億人次前來瞻仰悼念。從這些扶老攜幼、絡繹不絕、經久不息的參觀人群中,我逐漸感受到了爺爺崇高的威望、巨大的引力和功配天地、名垂青史的非凡人生,也懂得了以爺爺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深受人民的懷念和擁戴,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全心全意愛人民、為人民而沒有自己的私利這個簡單淺顯又十分深刻的道理!因此,我從內心萌發了學習爺爺思想、研究爺爺生平的理想。
東風喚雨,望云思親。每逢9月9日爺爺的忌日和12月26日爺爺的生日,父母都會帶我來看望爺爺。年復一年,風雨無阻。在這里,我多次見到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結識爺爺生前的老戰友老朋友。漸漸地,紀念堂成了我與爺爺心靈溝通的窗口,成了我廣泛接觸群眾、學習人民、磨礪人生的課堂。我越來越覺得,安臥在鮮花松柏環繞的水晶棺內的爺爺,像高山、像大海、像燈塔、像鏡子,本身既是一部內涵無量的無字書,更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活教材。每去一次紀念堂,我對爺爺就多了一片理解,深了一層敬仰,添了一分愛戴,也對親情多了一重厚重;每去一次紀念堂,我的內心都受到一次巨大的震撼,我的靈魂都經過一次莊嚴的洗禮。于是,我研究爺爺生平的沖動就更加激越,對了解革命歷史的愿望就更加強烈。
不同尋常的血脈傳承,使我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為了我的全面進步,特別是道德品質的熏陶和思想意志的錘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我的外婆、爸爸、媽媽和許多長輩做出了不同尋常的努力,創造條件,不斷引導我完成一個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微觀到宏觀、從現象到本質、從書本到實踐和從物質到精神的升華。
爺爺一生舍家為國,先后有6位親人為國捐軀;爺爺一生艱苦樸素,穿過的兩件睡衣打著59個和67個補;爺爺一生熱愛勞動,帶頭把長子岸英伯伯送到陜北農村“勞動大學”鍛煉;爺爺一生克己奉公,從不借手中權力為子女和親屬謀取私利;爺爺一生錚錚鋼骨,令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爺爺一生勤奮學習,逝世前的14天還在頑強地讀書……這些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踏著爺爺的足跡,我重走萬里長征路、遍訪革命老區、深入邊遠農村、下到百米礦井、慰問孤兒學校、參與國際交流等,走到哪里學到哪里,主動在列車上拖地擦窗,俯身向農民討教拉磙撒肥,甘心在賓館拆洗床單,自覺在企業做普通科員,認真在軍營當好一兵。這些珍貴的社會實踐,一次次拓寬了我的視野,一次次強壯了我的筋骨,也一次次凈化了我的靈魂,夯實了我的根基,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許多知識,懂得了成功來之不易、偉大出自平凡、真理貴在實踐的真諦所在,為我深入學習爺爺、研究爺爺的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是一個特殊歷史的必然產物,研究爺爺就不能不研究歷史。為了更好地培育我的理論素養,真正提高我具備研究毛澤東思想的能力,我在中國人民大學較系統地學習了歷史專業,之后在中央黨校理論部攻讀中共黨史碩士學位,接著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攻讀軍事歷史學博士,專業方向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2003年7月被授予軍事歷史博士學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我上大學到讀博士以來,在爺爺“若金發礪,若陶在鈞,進德修業,光輝日新”自礪警句的鞭策下,我嘗試用有限的學識、稚嫩的筆觸,對爺爺一生作了初步的研究,發表了《便是尋常百姓家》、《不學歷史我們永遠幼稚》、《我為爺爺唱新歌》、《沿著爺爺的足跡》、《會當擊水三千里》、《赴朝祭掃伯父墓》等文章;主持了電視專題片《女紅軍女將軍風采錄》、《江山如此多嬌》,創作了12集電視文學劇本《一代賢后》,出版了《揮鋤》等歌頌爺爺和革命先驅的個人演唱音樂專輯。還出版了《朱元璋研究》、《毛澤東眼中的五大帝王》、《永遠的懷念———毛澤東誕辰百年輯錄》、《我的伯父毛岸英》、《爺爺毛澤東》、《親情的紐帶》等專著。
這些成果的取得也同時浸透了父母的心血、師長的教誨和組織的關懷、社會的支持。但我也十分清楚,這些研究僅僅是初步的,與博大精深的毛澤東思想體系,與需要一個民族世世代代殫精竭慮闡釋破譯的課題相比,顯得微乎其微。在親情與科學交織、歷史與現實撞擊、理論與實踐競高、責任與能力考量的矛盾體中,要全面、準確地把握毛澤東思想,科學實踐和靈活運用毛澤東思想,還需要進一步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踏實的學風。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今年是黨的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毛澤東思想誕生60周年的特殊重要年份,也是我人生的又一個收獲的金秋。這一年,我的博士學位論文《毛澤東戰略進攻思想研究》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爺爺毛澤東》一書修訂再版即將與讀者見面;由媽媽和我牽頭創作的爺爺在長征時期的8首詩詞譜曲進入了尾聲。此外,我還有幸參加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紅軍四渡赤水勝利70周年等大型活動,作為特邀學者代表現場觀摩了“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并接受了莫斯科電臺有關爺爺與中蘇關系的友好采訪。
國運昌明。敬愛的爺爺已離開人間29年了,鮮紅的國旗依然高高飄揚,經濟的航船乘風破浪,歲月的流逝并沒有沖淡我對爺爺的思念。
29年彈指一揮間。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爺爺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新宇”這個名字,更多是他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爺爺創立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確立的“為人民服務”宗旨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重要思想,是我終生學習和研究的責任,是激勵我永葆本色的領航燈。
實踐之路漫漫。來自實踐用之實踐的毛澤東思想,永遠是黨的旗幟,國家的精神,民族的信仰!學習和研究爺爺,將是我一生的追求。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