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一些媒體對某銀行推出的“固定利率房貸”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據說,“今后市民的貸款風險將如何被鎖定”等等,不乏贊美之詞。那么,固定利率房貸真的把所有風險都鎖定起來了嗎?恐怕不是。
所謂固定利率住房貸款,就是在貸款合同簽訂時即設定好固定利率,不論貸款期內市場利率如何變動,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不會“隨行就市”。
從表面上看,固定利率貸款把風險鎖定在了一個很小的范圍。但是,對普通購房者而言,使用固定房貸利率仍然存在風險。一般來說,固定房貸利率設計的利率會比現行房貸利率高,如果今后的房貸利率上升,對購房者而言是獲利;但如果利率下降,購房者則面臨損失。此外,如果辦理了這種固定利率房貸,提前還貸時,貸款人還要支付一定的違約金。應該說,如果貸款者對利率市場的走勢不夠了解的話,很有可能付出更多的代價。
不過,從宏觀層面而言,固定利率貸款的推出卻將對利率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
記得去年8月15日,央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中,針對當前房地產與金融市場情況主要提出了兩大建議,一是建議取消預售制度,二是建議發放固定利率個人住房貸款。
推出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為的是滿足借款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要。但是,如果我們從貸款者的角度出發,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可能因此而增加。利率風險是因市場利率變動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固定收入資產由于它們的收入流的固定性而容易受到利率風險的威脅。如果商業銀行發放固定利率的住房貸款,一旦市場利率升高,這部分貸款資產的市場價值將會下降。此時,商業銀行的固定利率貸款資產不管是繼續持有,還是在二級市場上出售,這種損失均會發生。
我們知道,美國的固定利率住房貸款在上世紀70年代遇到巨大問題,正是由于商業放貸機構面臨通脹走高和利率走高的影響而引發的。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對于利率風險的管理尚未成熟,如果推出固定利率住房貸款將給各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可以說,固定利率住房貸款的推出,除了給商業銀行帶來利率風險管理的壓力之外,將通過二級市場的充分流動和檢驗,從而產生一個合理的長期利率標準,進而確定資本市場的利率期限結構。而合理的利率期限結構的建立,無疑將成為利率市場化的重大進步。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張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