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羅翰在紐約市的一個晚餐上,告訴其他5個人,她超級嚴厲的父母從來不讓她在朋友家過夜,引起大家會心的笑聲。他們雖然是陌生人,但都是移民的子女,他們的父母分別來自印度、菲律賓、韓國、孟加拉和中國臺灣,所分享的是美籍亞裔圈子里的亞裔和美國人之間連接的感覺。
《時代》雜志報道,亞裔美國人這重特別身分可能在40年前造成,當約翰遜總統于1965年簽署移民和國籍法之后。紐約大學社會學家杰索(Guillermina Jasso)表示,在19世紀初通過的一些排斥性的法案,將亞裔移民減到很少,1965年民權法案生效,“廢除了移民法里種族主義的因素”。大部分亞裔國家的移民配額從100人增加到2萬。
1965年后亞裔移民進入中產
新移民法造就了一波移民來到美國深造,或得到更好的工作。1980年代,超過19萬印度人來到美國,其中90%受過大學教育。大約1.3萬韓國的醫(yī)生、藥劑師和護士拿到綠卡。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口成5倍增長,達到50萬人,許多醫(yī)療專業(yè)人士移民到美。
這群1965年后移民來的亞裔,和早先的猶太、愛爾蘭和意大利移民不同,他們特殊的容貌或許令他們要融入美國更困難,但同時他們的高教育和技術程度,允許他們很快進入中產階級。他們沒有住在都市里擁擠的族裔聚居社區(qū)里,而是分散地住在郊區(qū),在那里他們經常是孤立的。
這些亞裔移民的孩子,現在年齡約20到40歲之間,就跨足于兩個世界中成長,一個是他們剛移民來美的家長想要在家里維持的傳統范圍,以及家門外快速變化的西方文化社會。紐約大學移民歷史學家瑞墨(David Reimers)表示,1965年后的亞裔一代同化的過程更快,形成“模范少數族裔”,這一代亞裔更認同高教育的成就,反映出家長的教導成功。但穿梭在亞裔傳統和西方文化兩個不同的世界,他們無法完全融入其中任何一個。
長大后才認同自己族裔
傳統的移民發(fā)展模式可能顯示一種穩(wěn)定的轉變,在2到3代間慢慢美國化。但最近的亞裔美國人更多是在早期受到孤立,更快地融入美國和同化,然后再重新鑒賞自己族裔的根源。
對想要得到認同的孩子們來說,感覺被疏離是最大的痛苦,他們會做任何事來融入主流。族裔的疏離和種族的嘲笑對移民孩子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哈佛大學社會學家華特斯(Mary Waters)表示,以前幾代的移民孩子住在有社會支援結構的社區(qū)里,他們的長像、飲食和宗教相同。許多1960年代和1970年代來美的亞裔移民的子女,從小生活在白人為主的社區(qū)里,直到上大學為止。
住在紐約東北港(East Northport)的28歲華裔楊雷蒙,高中時是420名同級學生中的3名亞裔之一,他說﹕“我總感覺處于兩個世界之間!敝钡剿1995年進入布朗大學,學校里有另外854名亞裔學生注冊!斑@是種文化沖擊,我從未遇到像我一樣的孩子,我們有同樣的成長背景,掙扎于要成為亞裔和成為美國人之間!边@種社交經常燃起對文化的覺醒,許多亞裔美國人從淡化他們與美國人的差異,變成強調這種差異。
葛瑞絲·劉(Grayce Liu)的文化覺醒是從她讀了譚恩美的《喜福會》后開始,這本小說描述中國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復雜關系!断哺纷屗龑δ赣H為何對她如此嚴厲,為何經由煮和電視上看到的不同食物來顯示愛心,有新的理解。現在她是演員和節(jié)目制作人,她最近的節(jié)目是兒童電視秀Bakaboo,目標是教美國出生的華裔說普通話。
紐約大學亞太裔美國人研究中心主任陳杰克(Jack Tchen)表示,這些第二代移民開始尋找一個中間的立場,從現代亞裔的模式中界定一個新的現代模式,又不完全和現代美國人的模式相同,這是社會學家所稱的“身分建立”。對第二代亞裔美國人來說,他不是建立在共同的種族、信仰或語言(除英語外),而是建立在共同分享的經驗。
來源:美國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