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電 今日出版的《中華工商時報》撰文指出,一些跡象表明,學術界和決策部門似乎在預防通縮方面達成了共識。面對著可能陸續出臺的各種政策,令人擔心的是,決策者可能受到各種游說集團的干擾而劍走偏鋒。
在諸多利益集團中,房地產業的游說力量似乎足夠的大,而每到政策選擇的關鍵時期,這個集團的聲音就格外的刺耳,這幾乎成了規律。在政府如何應對通縮方面,自然就有人會拿房地產說事,而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通過發展房地產業來拉動經濟增長。
華山自古一條路,但房地產顯然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惟一路徑。這要看通縮產生的原因。從目前的普遍觀點看,認為中國經濟存在中長期通縮趨勢的論據主要有二,其一是消費物價指數連續下降,其二是多個產業出現產能過剩情況。
消費物價指數CPI從2004年中期以來連續走低,其中2005年前11個月的累計增幅僅為1.8%。盡管經濟學家對通貨緊縮的定義是物價出現連續兩個季度以上的負增長,但CPI目前的走勢足以引起學界和政府的警覺。
不過,CPI并不能充分說明問題。因為CPI的構成并沒有完全反映居民的實際生活狀況。與CPI走勢相反的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感覺卻是到處漲價,這是因為能源、教育、醫療、住房等產品在CPI中的權重遠遠沒有達到它們應有的地位。而在國家統計局對CPI進行調整后,那么真實的物價水平會逐漸反映出來。而一旦能源和公共物品漲價的政策全部釋放后,物價走跌的趨勢肯定得到緩解。
至于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報告提到的11個產業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倒是應該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這個注意不僅表現在對通貨緊縮的預防方面,同時還應看到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意義。多個產業的產能過剩固然會帶來通貨緊縮,但產能過剩一方面是市場調節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去年經濟普查所反映出的第三產業比例增長,第二產業比例下降的結果,正是充分說明了經濟自身的調節機能發揮了作用。積極的看,鋼鐵、電解鋁等出現的產能過剩,也是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結果。當下游產業增長步伐走緩后,上游產業自然也會放慢。
因而,無論從物價指數,還是從產業結構看,對通貨緊縮的政策選擇還應放在預防上,而所采取的政策更應該是積極的。
所謂積極的政策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收入,進而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在提高收入方面,公務員的收入上漲已是必然,但這遠遠不夠。更有意義的收入增長應該體現在工人和農民方面。國家應該繼續提高最低工資水平,這不僅能讓大多數人真正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同時也可以抑制人民幣升值,更可以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
另一方面是政府應該繼續執行對房價的宏觀調控。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僅加重了居民的生活負擔,更是對宏觀經濟帶來嚴重影響。由于住房消費是一個家庭的終生消費,其支出分攤在生命周期的各個年頭,因而,高房價所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對家庭而言,由于高房價導致其每月按揭支出增加,日常消費支出減少,從而抑制了普通家庭的消費。同時,對高房價的預期,也導致購買力低的家庭會聚集三代人的財富來搶購住房,從而使三代人的消費水平受到抑制。這兩種情況所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擠出居民消費。
對于產業而言,高速發展的房地產業在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由于其畸形的發展速度和利潤預期,促使相關產業過度增長。其結果不僅是相關產業產能過剩,更會抑制企業的技術創新,抑制其他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產業的增長,比如,高房價會抑制汽車消費,進而導致其產能過剩。
所以,如果以宏觀的眼光看,房地產業的過度增長和高房價,在帶來經濟短期繁榮的同時,也會帶來擠出消費、誘發通貨緊縮的負面效應。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政策選擇的關鍵時期,切不可因要預防通縮,而放松對房價的調控。這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是一個關系到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問題。(劉杉)